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大学生看准社会需求搞科研
· 定期献血有益健康
· “御街”小荷已露角
· 高考志愿
全球填报
· 《潜伏》走红缘于信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资 讯·

  市民群众的贴心人 党委政府的好帮手

  ——写在杭州“12345”市长公开电话诞生十周年之际

  ● 2004年8月,“12345”被中组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委、人事部授予第六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 2006年7月,“12345”被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 2006年、2007年,杭州市信访局(12345)连续两年在市直机关满意单位评选中,评为满意单位,列第一名。

  ● 2008年,“12345”入选杭州市改革开放30年最有影响力10件大事。

  “12345,有事找政府”。

  几乎每个杭州老百姓遇到烦心事,就会想到这句话。“12345”,这个诞生于1999年6月15日的号码,构筑起老百姓与党委、政府之间友好沟通的坚实桥梁。

  背负着杭城百姓的信任,杭州“12345”市长公开电话以快捷、优质、高效、群众满意的服务理念,用实实在在的服务,树立起党委、政府“以民为本”的形象。十年间,“12345”坚守着对老百姓的来电(信)“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承诺,已受理158万余件群众各类诉求,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

  “12345”,开启了一扇党委、政府倾听百姓呼声的窗口,也架起了一座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为党委、政府完善政策、推进民主促民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12345”关注民生民情、汲取民智民意,通过研究百姓来电(信),十年来共编发各类信息5000多篇,市领导批示1000多次,为政府和部门科学决策服务,发挥“第二研究室”作用。

  十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12345”工作,关心关怀“12345”的点滴成长。国家信访局、浙江省领导给予“12345”殷切希望和充分肯定。在杭州“12345”市长公开电话成立十周年之际,杭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门为它写下题词:“市民群众的贴心人,党委政府的好帮手”;“知民意,解民忧,再续人民满意篇章”。

  光荣榜

  “12345”开展进社区活动,现场受理百姓诉求

  杭州市信访局负责人在基层现场督办有关问题

  诞生

  应百姓需求,设立方便易记的市长专线

  杭州市委、市政府为方便市民与党委、政府联系,于1988年4月1日,开通市长专线电话,号码为24008。专线电话开通11年间,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提供信息、改进工作、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是经常有市民反映市长专线电话门次少、宣传少、电话号码难记,要求开通方便易记的电话。

  1999年6月15日,“12345”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正式成立,开通5门电话,同时受理市民群众的各类建议、意见和求助。同年6月25日,国家信息产业部发文,将“12345”作为政务类公开特服专用的电话号码。“12345”目前已普遍成为城市市长公开电话专用号码。

  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长公开电话的运转和发展,确保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规范行事。

  1999年6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建立“12345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协调小组,组长由市长担任,副组长由3位市委常委、一位副市长担任,成员由市级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12345”协调小组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12345”受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成立“12345”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负总责,市信访局一名副局长具体分管。

  杭州市委常委会决定,从市级机关中选调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后备干部到信访和“12345”受理中心挂职锻炼,实行一年定期轮换制度。现已有350余名后备干部到“12345”锻炼,40%左右的干部回单位后得到提拔或重用。

  杭州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400万元,分三期对“12345”信息化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将176家单位纳入网络体系,实现电脑联网。

  成长

  服务形式不断丰富,服务网络向纵横延伸

  老百姓都说:“12345,真的很管用。”畅通渠道、广开言路、为民解难,正是“12345”成功的最大“秘诀”。一句“管用”的背后,是“12345”十年来对工作持续不断的创新,是“12345”不愿辜负百姓期许的强烈使命感。

  杭州市“12345”市长公开电话开通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据电信部门测试,每天的拨打量在3000次以上,“12345”日均受理量在500件左右,电话难打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此,“12345”不断拓宽群众诉求渠道。2002年,开通“12345”电子邮箱;2004年,开通“12345”手机短信平台;2007年,杭州市列为全国“网上信访”100家试点城市之一,倡导群众通过网络反映诉求;2007年9月,又在全市推广“社区12345”模式,统一号码为“86712345”,方便群众就近反映问题。“86712345”直接依托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的114平台。不论您在哪个社区,只要拨打“86712345”,报出所在社区,“86712345”就会通过114平台直接转接到该社区“12345”。

  这些“12345”诉求的新形式、新渠道取得良好的成效。2008年,“86712345”共受理群众来电2万件,使一大批社区管辖范围内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到位。“12345,网上找政府”越来越受到群众欢迎。2008年底,全市十三个区、县(市)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相继开通网上信访,月均受理量达6000余件。市“12345”电子邮件受理量每年呈大幅度递增的趋势,2008年同比上升23%,群众的信访形式发生了变化。

  目前,“12345”网络单位从开通之初的59家扩展到176家,并向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延伸,实现电脑联网,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构架。优势在于一是落实“12345”工作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制;二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12345”交办、反馈都通过网络完成,工作效能明显提高。

  未来

  努力当好“政府好帮手,百姓贴心人”

  第一个10年,“12345”已将自己打造成为百姓心中的“金名片”。今后,“12345”将按照杭州市委、市政府“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要求,努力当好“政府好帮手,百姓贴心人”。

  在未来的日子里,“12345”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为建设平安、法治、和谐杭州,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再作新贡献。以扎实推进“12345进社区”为抓手,强化首办环节,健全基层组织机构。完善市“12345”电话、短信、电子邮件服务平台,方便群众诉求。按照“事要解决、案结事了”目标,落实“认真、顶真、较真”三真精神,认真反映民生诉求,解决民生问题,更好发挥“12345”在“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落实目标责任、加大督查力度、强化责任追究。按照市委“民主促民生”要求,完善“12345”信息报送机制,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群众满意”队伍,真正发挥“12345”干部培训基地的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2009-6-15 浙江日报000052009-06-1500016;浙江日报000052009-06-1500017;浙江日报000052009-06-1500018;浙江日报000052009-06-1500019;浙江日报000052009-06-1500020;浙江日报000052009-06-1500021;浙江日报000052009-06-1500022;浙江日报000052009-06-1500023;浙江日报000052009-06-1500024;浙江日报000052009-06-1500025;浙江日报000052009-06-15000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