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海宁600万贴息撬动6亿投资
· 文化遗产荟萃杭城
· 宁波农民家门口免费看大片
· 杭州“12345”进社区
· “头脑风暴”,为财富增值
· 温州外贸出口又“亮”起来了
· 加快林业产业优化升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基层群众创业创新 政府专项扶助引领
海宁600万贴息撬动6亿投资
  本报讯 (记者 王国锋 海宁市报道组 李迪刚 海宁日报记者 袁亮华) 如何有效激发基层群众的创业创新热情?海宁市每年安排600万元,对全市党员、职工、青年、妇女领办的创业创新项目实行贴息扶助。去年以来,海宁对450个创业项目安排贴息资金600多万元,贴息贷款1.2亿元,贴息项目总投资高达6亿多元,放大效应十分明显。

  连日来,海宁市丁桥镇丁桥村的程美玲忙着把一车车土鸡销往上海、嘉兴等地。她去年底贷了30万元贴息贷款,购买了几万羽鸡苗,养殖规模翻番,月收入至少有几万元。她说:“有了政府的贷款贴息,我的创业信心更足了。”

  “基层群众在创业初期最需要政府的激励和推动。”海宁市委书记俞志宏说,海宁拿出600万元创业创新贷款贴息资金,是为了有效缓解基层创业者资金短缺的瓶颈,激发群众创业创新热情,使有限的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

  据介绍,海宁近两年新办、能够发挥带头致富作用的项目和大学生创业项目,均可享受年息4.8%至6%的贷款贴息。贴息扶助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享受贴息的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0万元。为强化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海宁还把贴息扶助工作列入年终考核。

  去年来,通过贴息贷款成功创业的群众在海宁有500多人,带动3000多人就业。海宁天地食品厂是一家蔬菜加工小厂,厂长凌顺裕年初还在为企业周转资金不足发愁。市里给他20万元贴息贷款后,老凌马上改进加工工艺,扩大生产规模,招了20多个农民进厂上班,并与周边上百位种植户签订了订单。如今,企业的小包装榨菜已成功打入上海超市。

  创业也点燃了创新激情。盐官镇桃园村的周贤去年租了村里的闲置仓库生产磁性材料,申请到40万元贴息贷款后就搞起了科研,用镁替代镍生产磁芯,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优化了产品性能。研发的自动排坯机,使磁芯在压制过程中的成品率达到了100%。日本、欧美的一些知名厂家纷纷下订单,企业今年的产值有望比上年翻番。

  值得一提的是,在群众创业过程中,一些行业还成立了由党组织领导的创业实践服务中心,实现了发展模式的创新。长安镇新民村的何水清原本种低档鲜切花非洲菊,今年拿到20万元贴息贷款后,准备改种百合。他说,有了镇党员创业实践服务中心做靠山,从种球引进、农资采购到田间指导、销售都有人帮忙,不怕改种不成功,估计每亩可多赚2万多元。

  为群众创业创新加油

  海宁通过贴息扶助,激发基层群众的创业创新热情,让人眼睛一亮。

  这一做法的成效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创业者数量的增加,也不能单纯地看作缓解基层群众创业融资难问题。深入剖析海宁的贴息扶助工作,有两点值得特别关注:基层创业给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难题;从更深层次上看,基层创业培养了未来的企业家和新型农民,为县域经济的下一轮发展作准备。

  海宁的实践告诉我们,在做好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的同时,也要做好引导基层群众创业创新的工作。与众多高层次人才和企业家相比,基层群众创业发展的能力相对较弱。只有不断地为基层创业创新加油,激发他们的创业创新激情,增强他们的创业创新能力,才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海宁600万贴息撬动6亿投资 2009-6-14 48256F32002924A6482575D300480307[B1-李应全];浙江日报000012009-06-14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