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潮天下奇观,海宁盐官是人所共知的观潮圣地。 当江岸上人头攒动,向东海急切眺望,终于发现辽阔的江面上出现一条白练——“一线潮”来了!渐渐隐隐的雷声传来,横亘江面的白练幻化成银涛雪浪,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眼前奔来,形同冲锋陷阵的千军万马。
这,就是我对钱江潮的永久记忆。我在盐官留下的人生足迹,于今足足六十年了——
“执行任务,到海宁去!”这是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的消息传来时,我在西湖边一个僻静处接受地下党组织领导人的指示。当时,我的合法职业是一家民营晚报的总编辑。作为一个地下党员,我的另一项特殊任务是在京杭国道西侧的山沟沟里,建立发展一支准备迎接解放的秘密队伍。为什么现在派我去海宁呢?因为地下党组织决定在杭嘉湖组建一支党领导的游击武装,任务是为我军向大上海进军开辟通道。不久前我向组织汇报,已派一个起义军官打入海宁的一支反动武装,它的头头也有意弃暗投明。为配合杭嘉湖地区的解放计划,改派一位有经验的老同志去山沟沟,我到海宁“赶潮头”去了。
日前海宁市新闻媒体的年轻同志找到我,要我回忆讲述当年的故事,我是盛情难却。实际上我讲的那个过程,今天的年轻人听来可能是索然无味的。不是吗?一个国民党县长答应参加起义,最后动摇溜走了;一支国民党地方武装,在形势逼迫下接受起义;两名共产党员审时度势宣告地方和平解放;组织工农商学兵举行盛大的庆祝解放大游行……这一切,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算得了什么? 最后,我轻描淡写地加上这么几句:有一点,我一生中都觉得很高兴,就是在“潮”来的时候——革命胜利高潮四海翻腾的时候,我曾在盐官做过一回陆地上的“弄潮儿”……两个共产党员,能有多少战斗力?不仅海宁,在平湖也是这样,他们策动国民党县长成功起义,胜利迎接大军到来。反动势力土崩瓦解,革命势力所向披靡。相传钱塘江上的“弄潮儿”,迎着潮头挺立,还在潮头上捕鱼,那才是旷世奇迹。我们在盐官弄的“潮”是时势之潮,我们依靠的是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依靠的是勇敢机智。
当迎来解放六十周年之际,我浮想联翩。如今,地下党对敌策反工作的领导同志已先后离世。这些同志都是抗战初期的老党员。“文革”前陈伯亮是杭州电力局党委书记,“文革”中受迫害致死。抗战胜利前后,陆文杰是上海青浦县工委书记,解放后在杭州市总工会做党的组织工作。老唐呢,他是新闻界的前辈,曾在《大公报》、《新华日报》工作,是范长江、章汉夫的同事,1938年在延安,再由八路军转到新四军,任新华社淮南分社社长,1949年1月建立中共杭州市委,他任宣传部长,解放后曾是《浙江日报》第一副总编辑。
今天的海宁,已不可同日而语。解放五十周年时,我应邀到海宁,进入市区时眼前出现四个大字:勇进如潮。六十年回顾,我心潮澎湃,脑海里似乎又看到“一线潮”奔涌而来,好像又听到轰隆隆的呼啸咆哮。其实在我心中,真正的弄潮儿是海宁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