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送走一群群上班上学的人;暮色中,迎回一群群回家团聚的人……就像一首昼夜不息的交响乐曲,公交,永远和着城市的优美旋律。
本文讲述的是杭州一个“公交世家”60年来的故事。
杭州刚解放时,公交车都是战时留存下来的老式“洋客车”,燃料用木炭,手摇发动,灰尘多、噪音大、故障多
白发苍苍的冯宝正,如今已是86岁高龄。作为杭州公交系统最早的售票员之一,公交车,贯穿了他的大部分人生。
冯老出生的那一年,正是杭州也是全省开通第一条公交线路的次年,那是湖滨至灵隐的公交汽车线路,单程7.4公里,也就是现在7路车线路的前身。1945年,冯老成为杭州公交车的售票员。
“解放前,乘坐公交车对普通市民来说,比今天坐奔驰、宝马还要值得炫耀。”冯老说。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那时的公交车,都是战时留存下来的道奇、福特、雪佛兰等老式‘洋客车’。当时汽油紧缺,燃料用木炭,手摇发动,灰尘多、噪音大、故障多,老百姓还编了首歌谣:‘一去两三里,坏车四五回,推车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我1951年到松阳当长途客运站站长,1952年回到杭州,成为7路、3路等公交线路的组长,管理培训售票员,有时自己也上公交车做售票员。”
1953年,杭州市公共交通公司成立,统一经营全市的公共交通,有56辆公交车,8条公交线路。
“此后杭州公共交通的变化就大了,为方便市民出行,曾自力更生改装12辆苏联吉斯150型卡车的车身,投入运营,还曾研制出木质骨架、毛竹片代替弹簧钢板、以竹木为主要车身材料的公交客运拖挂车。有一段时期,还将沼气装入橡胶帆布袋,置于车厢顶上提供燃料,运行起来‘呼扇呼扇’响,像只大蛤蟆。上世纪60年代初,杭州还开通了首条无轨电车线路。”
至1979年退休,冯老一直没有离开过公交行业。公交,是那个年代绝大多数市民的出行选择。
冯家第二代公交人经历的是城市公交的成长期,当时的公交车,多是杭州自产或组装的车型。新开辟、调整和延伸了一大批公交线路
令老人欣慰的是,他挚爱的这份事业,影响了子孙两代人。
冯老有7个孩子,5个孩子从事公交,其中老三的儿子冯佳林也进入了公交系统工作,是这个大家庭从事公交工作的第一个第三代。
做过公交车售票员、驾驶员,现在杭州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二公司做新驾驶员专管员的老六冯顺平,他的妻子陆平也是一个公交车驾驶员。“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我们家有一种公交情结。”冯顺平告诉记者,逢年过节聚在一起,公交始终是一大家子人谈不完的话题。“我和妻子,就是在开8路车时相识、相知,到相爱结婚。”
48岁的陆平,是冯老感到特别骄傲的媳妇。她从1983年做公交车驾驶员以来,安全行驶120万公里。陆平说,她刚工作的上世纪80年代初,所驾驶的公交车,多是杭州自产或组装的车型。那个时期,杭州新开辟、调整和延伸了一大批公交线路。但大多数线路的路况仍然很差,经常只够一辆车勉强通过,还颠簸难行。
“那时的公交车性能与设施没有现在好,夏天开车尤其闷热,冬天则因密封太差四处漏风,冻得发抖。最怕的还是下雨,一开车,雨水就从玻璃缝隙进入车厢,驾驶室、乘客座位上到处都是雨水。”
46岁的冯月梅,是冯老最小的女儿。1981年,正是18岁花样年华的她,也选择做一个公交车售票员。她与丈夫张可求的爱情就是在9路公交车上收获的:在同一辆车上,她是售票员,他是驾驶员……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公交车上有了无人售票、语音提示,也有了空调、电视……沿途的风景更是日新月异
冯老还很清楚地记得,他做售票员时,根本不用吆喊提醒,“那个年头公交车稀少,等公交车半个小时、一小时是常事,看到车子来,大家老远就一窝蜂地跑过来了”。
到小女儿冯月梅刚做售票员时,她手持塑料或铁皮做的票板,根据抵达的站点远近,撕下不同面值的车票给乘客。在车子转弯或到站前,她还得把头探出窗外,边用卷起来的小红旗用力拍打外侧车身,边大声喊着,提醒行人、车辆注意避让。
“现在的公交售票,是我当初做梦都不敢想的。”冯老爽朗地大笑起来。1993年12月,杭州公交在16路上率先推行无人售票的乘车方式,同时还在全国率先使用IC卡刷卡乘车。紧接着,杭州绝大多数公交车都开始陆续实行无人售票,提醒“行人、车辆请注意安全”的则是自动语音装置。
从曾经“嘎吱嘎吱”作响的木头车、竹制弹簧钢板车,到如今平稳舒适的仿古观光车、空调车;从曾经“沙丁鱼”式挤公交的“冬天人发抖、夏天一身汗”,到如今“吹空调、听音乐、看电视”的星级享受;从曾经“你提几只鸡、我抱几只鸭”的走亲访友乘公交,到如今凭老年卡可以免费坐公交……
人们常说,公交车是展示一个城市的“窗口”。那么,在这个“窗口最前排”的驾驶室一坐就已26年的陆平,无疑有着更多的感慨。
她所看到的“风景”,已记不清发生过多少次变化:天天所经过的那些狭窄、坑洼“羊肠”道,不知何时变成了宽敞、平坦的大马路;天天所看到的那些低矮、破旧的小平房,也不知何时变成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天天所碰面的那些穿着几近清一色服装的乘客,不知何时衣服变得花花绿绿、多姿多彩……
“从解放初到现在,虽然只过了一甲子,但变化简直就是一个地、一个天。”冯老扳着手指,“你看,杭州市的公交车数量,解放初只有数十辆,我退休时还只有几百辆,现在竟有5000来辆。调度,也早已不再手工,全是智能化了。线路,原来只有一种普通线路,现在光特色线路就有高峰快车线、假日线、旅游观光线、通宵线、夜间线、校区专线、购物专线、电信专线、快速公交等等,据说有150多条。”
公交线路的拓展,也是一个城市的拓展。翻开最新的杭州旅游交通地图,老人指着上面一条条密密麻麻的公交线路说:“我现在最盼的就是通地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