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建新 陈醉 宁海县报道组 周武军) 长39米的大青龙,由72个壮汉缓缓抬出,王者之气迎面而来;几十个手拿红丝帕、大烟袋的“古代媒婆”,边走边跳,逗乐了全场……25种从民间“古戏台”中走出来的宁海民俗文化,巡游街头巷尾,惊艳四座。
“这些民间风俗表演,我们平时每天都能看到!”正在看表演的岙胡村村民自豪地说起村里的古戏台。自从古戏台重新开锣,村里男女老少总动员,自发、自创,把各种传统艺术搬上舞台。在宁海已有百余个古戏台重新开张,成为民俗文化的重生地。
失落文化的基因,就在百姓生活中。长街镇700年前就有元宵抬龙祈福的习俗,后来一度失传,镇里年纪稍长的人都会怀念小时候看抬龙的热闹场面,都还清楚地记得几十米长龙经过家门口的欢腾劲……“我们就着记忆,自己动手做龙。复原抬龙习俗并不难,但如果是为了偶尔的表演,那也仅仅是一场戏罢了,不再是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生活。”一位村民的话,让人深思。
民俗文化只有融入百姓生活,才能绵延不绝。随着百姓生活习惯改变,一些原本扎根民间的小技艺渐渐淡出视线,有的甚至失传。为保护民俗文化,宁海文化部门专门修缮了各个村的古戏台,让百姓自编自演自己的民俗文艺,充分调动百姓参与热情。每年,宁海各种民俗PK赛层出不穷,民俗表演还常常走街串巷地展示。
“各个村的古戏台热闹开场,村民千方百计把自家的“压箱宝”搬出来,泥金彩漆的传人出现了,各式的古船走出了“深闺大院”,古老的船灯再度开始祈求出海平安……如今,宁海农村还原了自己的特色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