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经济新闻·节能环保
3  4  
PDF 版
· 6
· 浙江杨梅
本月中旬集中上市
· 湿地农业让低洼田变成“聚宝盆”
· 苏宁电器宣布
厨房电器
也能“以旧换新”
· 食客争拍
海鲜流行菜
· 农技员测土配方
肥料厂照单定制
· 港城宁波的生态“后花园”
· 抓住契机 顺势而上
· 美大集团积极应对太阳能下乡
制定产品和服务质量“双保险”
· 我省首个市级环保电视专栏在台州开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港城宁波的生态“后花园”
——印象象山(下篇)
  生态县建设和农村改造,是象山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部重头大戏。

  农村、农业、农民,历来是一道难解的题。南宋词人王炎,在他的一首《南柯子》中写道:“……蓑衣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不管那时的“三农”提法和现在的“三农”提法有如何大的区别,关心农事却是相同的。

  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受传统生活观念和方式所限,认为丢弃的东西,天长日久,风吹雨淋,早晚会烂掉,日常生活与垃圾蚊蝇为伍并不足奇。在他们的眼里,白天三顿饭,晚上一口气,能有温饱就行了,故而病魔缠身,也只有唯泥塑木雕的菩萨是求了。

  要把农民从落后的生存观念中解放出来,让农村成为充满活力的细胞,使农民成为生态建设最大的受益者,享受有品质的生活,是摆在象山县各级领导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生态县建设不是简单地种几棵树,植几片绿,而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一次革命,更重要的是要用科学发展观代替与现代社会不吻合的旧道德、旧文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面对道路旁、河岸边、田头上、村落里随处可见的垃圾和工业发展初期遗留下来的污染痕迹,象山展开了史无前例的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人,无论老幼,地,不分区域,经过几年的攻坚克难,全县的地面水环境质量75%符合功能区水质标准;大气环境85%以上符合国家一级标准;全县有585个村实现了垃圾统一清运,270个村实现了垃圾袋装化,全部消灭露天粪坑的村达到674个;生态乡镇和生态示范村成为生态领头雁。绿野接蓝天,雪浪涌沙滩,名果挂满枝,翠竹绕农家,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人们期待的生态文明新农村正在象山这方绿色大地上崛起,象山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宁波“后花园”。

  2004年,象山率先建成了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全县有11个乡镇建成省级、市级生态乡镇;35个村进入了省和市级生态村行列。到2010年,象山的目标是建成国家级生态县。

  在这里,西周镇的农村改造,堪称象山生态建设的经典之作。“垃圾不出村”是象山的专利用语。

  西周镇由原来的西周镇、下沈镇、莲花乡和儒雅洋乡的两镇两乡合并而成,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由于地处山区,崎岖的山间小路隔阻了村民的出行,封闭的山区封锁了人们的思想。改革开放后,尽管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渐进山区,电视、电话等现代科技纷纷进入农家,但乱倒垃圾等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有的整个村庄几乎被垃圾包围。

  生态县的建设和农村改造的春风吹入山区,儒雅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太阳能垃圾减排房的建立,使这个原被垃圾围困的村庄一跃成为具有优美生态环境的新农村。垃圾,这个曾经放错地方的资源在得到科学利用后,产生的效益令人瞠目结舌。太阳能垃圾减排房因此成了当地的一道风景线……

  生命的喟叹在这里发出,科学发展观在这里得到实践;不老神岛说传着“不老”的传说,象山,人神向往的地方!

  (许佐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节能环保 00006 港城宁波的生态“后花园” 2009-6-4 浙江日报000062009-06-0400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