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专版
3  4  
PDF 版
· 我的城 无限畅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的城 无限畅想
  我的城 无限畅想

  核心提示:

  ●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包含“一心八园”,即孵化城核心区、八个孵化和产业化园区。目前已有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上海交大科技园等一批高科技企业进驻。

  ●至2018年,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将集聚高新技术孵化器20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0家以上,孵化城技工贸总收入1000亿元以上,财政税收60亿元以上。

  ●打造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是秀洲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两创”战略的重要举措,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由资源依赖型、投资拉动型向人才支撑型、创新驱动型的转变。

  □ 领导访谈

  “应对危机,更需要一种后危机意识”

  创新 方能迎来春暖花开

  在金融寒冬中,有人早已在为迎接春天做准备。

  “应对危机,更需要一种后危机意识。”秀洲区委书记祝亚伟开门见山,“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终将过去,秀洲该以怎样的姿态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应对危机,我们不能守株待兔,而要主动求变,走依靠科技创新之路。”

  放眼全球,秀洲的应变之举显得意味深长。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寻找新的产业来带动经济重新高速增长。资源能源日益紧张,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和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迎来了绝佳的发展机遇。

  回望国内,建设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的机遇同样千载难逢。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国家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孵化的政策支持力度空前。今年年内,我国还将推出创业板,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今天的抉择源于昨日的阵痛。2003年,秀洲确立“工业立区”战略,到2007年,秀洲经济总量猛增5倍,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从3家增加到45家,规模以上企业逾700多家,形成了纺织和小家电两大产业格局。但5年间,有两个指标却始终落后预定目标一半:一是R&D(研发)投入只占GDP的0.88%,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只占工业增加值的10.8%。

  正是这两个未完成的指标,让秀洲不少传统企业遭遇高成本、低效益的挑战,日子越来越难过。由于土地和环境容量的制约,秀洲已不可能让那些低效益、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任意“挥霍”了。痛定思痛,秀洲人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区域经济要实现“华丽转身”,唯有依靠科技创新一条路。

  走创新之路,秀洲不仅有愿望,也有条件。秀洲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与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共处一小时交通圈,可以充分共享这些城市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和休闲娱乐等公共资源,打造成吸引高端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科技高地”。许多进驻园区的企业表示,来秀洲投资兴业,看中的就是这里拥有“上海的资源、浙江的成本”。

  “打造秀洲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憧憬 描绘未来发展蓝图

  五月的秀洲,已是一派“火热”。

  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建设更是喜讯连连:北科建中关村长三角创新园成功注册、中国兵器嘉兴光电产业园开工建设、核心区内的一个个公共服务平台正陆续落户、世界各地的风投公司蜂拥而至……

  如此漂亮的开局,让秀洲人更是充满信心:“孵化城的建设,将成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创造出10万个就业机会,成为秀洲乃至嘉兴市未来经济的主要增长极。孵化城将与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交相辉映,打造出一座现代化、生态化的和谐新城,用创新引领秀洲未来。”

  憧憬未来的同时,务实的秀洲人早已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发展时间表。

  ——3年打基础。至2011年,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管委会出台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全面完成政府主导的科技孵化和产业化平台建设,推广孵化城品牌,形成特有的核心竞争优势。“一心八园”格局形成,战略合作载体通过二次招商引进科技企业数量初具规模,汇聚一定数量的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力争引进和培育销售上亿元企业20家,上市企业2家,培育出孵化城内各个重点发展产业的标杆企业,进一步增强孵化城的招商吸引力。

  ——5年成系统。至2014年,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的品牌形成,孵化城内自主创新活跃、产业优势开始凸显,重点招商和企业培育取得较大成效,引进和培育销售超10亿元的企业10家,销售超亿元的企业50家,上市企业10家。

  ——10年上水平。至2018年,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成为国内一流的科技孵化和产业化基地,孵化城成为嘉兴市的标志性名片。孵化城内集聚科技孵化器20家,孵化器含产业用房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培育超100亿元销售的高新技术产业5个,高新技术产业销售达1000亿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0家以上,其中销售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孵化城技工贸总收入1000亿元以上,财政税收60亿元以上。

  “引进专业人才,做专业的事”

  超越 梦圆在下一个春天

  一幅创新之城的美丽画卷徐徐展现在眼前:“孵化城的建设,坚持政府主导、项目带动、市场化运作原则,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推动创新型园区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发挥聚集、引领、辐射的龙头作用。”

  政府如何主导?区长张明超分析道:“这就要求我们成为有为政府,有为不是直接插手企业的生产经营,而是致力于为企业服务,制定产业导向,决定引进哪些企业,淘汰哪些企业。”

  服务要“先走一步”。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在引进企业时,提前模拟企业所需服务,一旦需要就能马上供给。将更多精力、物力、财力投到集聚创新要素发展的平台建设上,解决园区企业单家独户想干而干不了的事。目前,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高技术人才交流服务平台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建设中。

  服务不止周到,更需高效。近日,秀洲区组织工商、税务等部门参与的联合审批协调会,仅用45分钟,就把中关村长三角创新园项目的企业注册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全部办理完毕。而按正常审批流程,办完手续要一个星期。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还体现在财政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纳更多社会资本,共同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解决共性问题,构建一个优越的发展环境。必须从原有的政府财政补贴形式走出来,将钱花在刀刃上。

  何谓项目带动?就是引进专业人才,做专业的事。孵化城引进的战略合作伙伴都是具有企业园区和孵化运作的大型企业及在专业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大型国企和央企。在二次招商中,这些业主单位会显现出母体的科技人才优势和深厚的人脉优势。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已经进驻的7家企业中,大部分转化的科研成果就来自上海交大。

  怎样才是市场化运作?顾名思义就是让市场本身调节、配置市场资源。政府不能包市场,只有运用市场的观点、方法去推动孵化城的建设。

  资金投向往往是产业发展风向标。在孵化城,市场灵敏度最高的风投、创投公司纷至沓来。秀洲设立2500万元的创投引导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孵化城建设。政府以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等形式与风投公司形成战略合作,目前已与8家风投公司进行项目对接。

  只有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才能让一切创新元素充分涌动。孵化城的运作模式有利于发挥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和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也能调动企业在市场资源开拓、市场化运作灵活性等方面发挥优势。

  “农业为主导产业时,我们是追随者;确定工业立区时,我们是追赶者;走上创新之路,我们希望成为领跑者。”祝亚伟说,成为区域经济的领跑者是秀洲人的一个梦,如今离实现这个梦想近了。

  □ 活动亮点

  继“一心八园”项目落户之后

  秀洲再次携手众多科技强旅

  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不仅在“一心八园”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投融资和人才政策完善等方面方兴未艾,更是在引进新的创新合作伙伴方面乘势而进、收获不断。在本次建设启动仪式上,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将与多家重要合作伙伴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园区管理模式输出、孵化器发展经验共享、科技成果信息对接、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进一步激发孵化城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携手张江 嫁接管理平台

  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将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享张江园区在园区管理、推广、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成熟经验。截至2008年底,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已引进高科技企业1540家,汇集高新技术从业人员12.56万,申请专利14233件,在社会品牌忠诚度、知名度、信誉度、品质认知度及品牌资产专利权、商标和渠道关系方面堪称“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的巨人”,相信“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也必将迎来一片广阔的天地。

  携手北航 引进高端资源

  与张江高科合作模式不尽相同的是,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园不仅将在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方面形成广泛的互动交流,已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的北航科技园还将在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内设立“嘉兴分园”,利用其在软件出口、留学创业、科技孵化、招商管理等方面的高端资源优势,为浙江孵化城积极引进创新孵化项目,中小企业扩大再生产项目以及大型企业开发长三角基地项目。建成后的北航科技园嘉兴分园,不仅将为已云集于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内的央企重大战略性平台项目群增添一名新的强旅,更能和中关村长三角创新园一起,为孵化城成功对接有“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内资源架起一座桥梁。

  携手高交会 拓展合作平台

  “平台是基础,项目是生命”,在引进了一批实体高科技园区的同时,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还与深圳市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中心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高科技平台推广和高新技术成果信息对接方面达成长期合作。深圳市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合作中心是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的承办单位,已成功举办十届的高交会是中国最重要的国家高新科技的展示、交易、交流平台之一。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在启动伊始能够寻找到这样一个堪称“科技成果王国”的合作伙伴,将为下一步对外推广和二次招商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联盟一批外部合作伙伴的同时,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还积极携手本地机构,借助内生效应,在发展部分立足本地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业方面举措频频,在本次建设启动仪式上我们将与嘉兴市广播电视总台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的建设推进过程中,引进的大批在高科技园区发展领域的业内翘楚,带来了先进的园区管理、建设、品牌推广、招商等方面经验,一座“生态、汇聚、梦想”的创新之城正初现雏形。(竺 杰)

  本版撰稿/摄影:陈培华 吴桂潮 束建明

  本期责任编辑:陈悟宪 陆永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我的城 无限畅想 2009-6-3 浙江日报000092009-06-0300009;浙江日报000092009-06-0300016;浙江日报000092009-06-0300017;浙江日报000092009-06-0300028;浙江日报000092009-06-0300020;浙江日报000092009-06-0300019;浙江日报000092009-06-0300022;浙江日报000092009-06-0300021;浙江日报000092009-06-0300004;浙江日报000092009-06-0300005;浙江日报000092009-06-0300003;浙江日报000092009-06-0300032;浙江日报000092009-06-0300033;浙江日报000092009-06-0300030;浙江日报000092009-06-0300031;浙江日报000092009-06-03000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