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祝贺浙江日报创刊60周年
3  4  
PDF 版
· 武义打造中国温泉名城  构建东方养生胜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9年6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武义打造中国温泉名城  构建东方养生胜地
  武义

  打造中国温泉名城  构建东方养生胜地

  承载33万武义人的光荣与梦想,“打造中国温泉名城,构建东方养生胜地”正成为武义县委、县政府新一轮发展目标。该县规划用5到10年的时间,把武义建设成融温泉养生、生态旅游、休闲购物、餐饮住宿、会务展览为一体的华东第一、全国一流的“中国温泉名城、东方养生胜地”。

  温泉路、温泉酒店、温泉隧道、温泉书籍……走在武义县城,随处可以看到带有“温泉”字样的招牌,彰显着温泉在这座城市的地位和价值。武义这座原本并不引人注目的浙中山区小县,也因拥有温泉这一稀缺资源和独特优势在华东地区声名鹊起。

  去年以来,当全国的旅游业都在经受国际金融“寒流”时,武义的温泉旅游却“热气腾腾”,逆势飞扬。据统计,2008年武义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7.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3%和24.2%。今年第一季度,武义温泉旅游依然势头强劲,全县共接待游客53.3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13%和17.9%。

  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四大战略”,着力打造“中国温泉名城”,武义县委、县政府将于浙洽会、消博会期间,在宁波举办武义(宁波)温泉旅游、投资环境推介会,宣传推介武义的温泉旅游、投资环境,扩大经贸往来,承接产业转移,签约工业、商业、旅游业、农业、房地产开发等项目,以促进武义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温泉经济的逆势飞扬增加了我们打造中国温泉名城、构建东方养生胜地的决心和底气。”武义县委书记江跃进表示,武义将举全县之力,通过资源整合、招商引资、产业提升、文化链接、宣传推广等多项举措,打响“养生武义”的旅游品牌,直指“华东第一、全国一流”的中国温泉名城。

  邂逅温泉

  武义旅游显现“后发优势”

  武义的温泉资源是自然界的馈赠,蕴藏地下已不知多少世纪,一次偶然的地下矿井事故,终于让它浮出地面。

  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国营东风萤石公司的工人们在矿区的地下巷道采矿时,意外打出了三个出水的“水泡”,只觉得出来的水很热,却不知这就是“温泉”。后来在1971年前后,溪里矿区的工人们又在地下300米左右深的巷道里钻洞作业时遇上了一个“大水泡“——一股带着热气的强大水流喷射而出,一下子把作业的矿工冲出10多米远,工人们连滚带爬地往外逃;水流越涌越多,一下子就把巷道淹没了。工人们称这种现象为“突水事故”,处理办法就是堵住突水口。第二天工人们再次下到矿井,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在突水的地方浇了两道各两米厚的水泥墩,试图堵住突水,可收效甚微,热水还是不停地涌出,只好用水泵排水。后来工人们发现这个“大水泡”出来的水,水温适中,正好可以用来洗热水澡,洗后“身体很舒服,皮肤也很光滑”。于是溪里矿的“井下热水”,便成了工人们每天沐浴的天然热水,还吸引了周边乡村的群众也来跟着“沾光”。由于热水持续不停地涌出,每天得用水泵排水,出矿成本很高。在坚持了几年后,上世纪80年代初溪里矿井全面停产。武义温泉也就继续深埋地下不为人知了。直到10多年后,当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这些废弃的矿井,才知道这些当年曾被当作废水,令矿工们头痛不已的“热水”就是上天馈赠武义的温泉。

  武义温泉真正用于旅游业开发始于上世纪90年代,那是个全社会都在大兴工业的时代。1998年,武义的旅游业在一片质疑声中诞生了,温泉开发也随即被提上了日程。经过几年的发展,武义县成功开发了塔山和溪里等温泉,兴建了唐风、清水湾、清溪湖和明招等多家温泉浴场。温泉开发,打开了武义旅游通向外界的一扇“窗”,架起了“浙中绿岛”连通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一座“金桥”。10年间,武义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地热温泉等吸引了四面八方游客纷至沓来,以温泉为龙头、生态休闲养生为特色的武义旅游业也被业界所广泛认可。

  武义县旅游局景区管理处主任朱连法,从事温泉旅游发展研究10多年。他说,在长三角范围内,拥有温泉地热资源的还有南京、泰顺、宁海等地,但武义日均温泉出水量为1万吨以上,比南京温泉的出水量多出近一倍,比泰顺、宁海两地的日均出水量多出8倍以上。到目前为止,武义已发现温泉13处。不久前对武义的温泉旅游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温泉遍及武义整个县域,还有许多温泉资源有待开发,分布较广、温度高、储藏量大、水质好是武义温泉的独特优势。

  丰富的地热温泉资源,是武义旅游业潜在的王牌。该县决策者认为,随着温泉旅游业的兴起,温泉资源的逐步开发,温泉经济崛起所带来的“后发优势”,正是未来该县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温泉经济

  拉动“旅游富县”的高效引擎

  “与前几年相比,游客选择武义不仅仅是因为山水和古民居,还有别具风味的温泉浴。”徐佩佩是宁波一家旅行社的导游,她发现,这两年,武义温泉度假游在长三角逐渐热了起来,选择到武义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游客在寄情山水之余,最想体验的还是武义的温泉。

  2006年,武义县提出“旅游富县”口号,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使旅游业成为继工业后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县委常委、副县长何俊有说,提出“旅游富县”,是武义县委、县政府基于武义产业发展的战略抉择。武义的工业发展,虽然已取得一些成绩,却无法与发达的周边县市相提并论。起步较晚的武义旅游业,却得益于“后发”这一优势,少走了弯路、避免了破坏性开发。今天,大家都清醒地意识到,培育旅游业这一新的增长点的基础在于生态,内核就是“温泉”。

  随着地下温泉的喷涌而出,一条宽广的富裕之路也在武义大地不断延展。在武义县城到“清水湾”和郭洞景区的不到4公里的路上,70多家农家乐饭店星罗棋布。据统计,武义紧邻景区形成的农家乐已发展到200多家,有些经营者年收入达到数十万元。据调查,武义郭洞村在开发旅游之前的1997年,农民人均收入是1986元,吃了10年“旅游饭”后,2008年已达到5815元,增长幅度比全县平均水平高;村集体收入也从3.5万元上升到89.4万元。

  在武义,温泉旅游不仅拓宽了农民的致富渠道,也吸引了一批具有前瞻目光的企业家纷纷“试水”。2006年11月,武义清水湾温泉度假村以1.28亿元被当地企业家买走。如今,完成基础建设后的清水湾温泉度假村门庭若市,企业家吕汉水为当初的决定感到庆幸:“身为武义人,我为温泉感到骄傲;作为企业家,更相信温泉带来的不只是骄傲,还有财富。”此外,拥有金华市最高峰和大面积原始森林群落的武义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经营权也被武义民营企业“正点蚊香”拍下,已于去年对外开放。金华市旅游局负责人透露,在武义,只要有旅游开发项目的“绣球”抛出,民企投资者便会接踵而至,显示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看中的正是武义旅游业的前景和未来。

  温泉经济正成为武义旅游的高效引擎,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餐饮、地产、文化、商贸、物流、金融等产业在武义显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进一步夯实了该县做大做强温泉、养生品牌的基础。

  温泉文化

  主打生态休闲运动文化养生品牌

  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的武义,拥有山峦叠翠、风光秀丽的自然生态环境,境内有牛头山、大红岩、刘秀垄、清风寨、寿仙谷等10多处省市级景区。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又为这一方青山秀水注入了灵气和活力。在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全国十二个“历史文化名村”中,武义郭洞、俞源占得两席;全县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8处;森林覆盖率达到70.2%,空气质量优良率100%,75%的地面水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是全国生态养生产业示范基地。武义是名符其实的“浙中绿岛”、“江南桃花源”。

  “根据预测,我国旅游业已从观光式旅游向休闲度假式旅游转变,武义的资源优势和文化禀赋为迎接新一轮竞争奠定了条件,也为‘中国温泉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在去年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温泉养生论坛上,不少与会专家认为,温泉自古就有养生的功效,温泉可以让人投身大自然的怀抱,使身体全然放松休养,内心平和淡定。然而,温泉的自然性需要与温泉所在地的文化充分融合,温泉的养生功效才能淋漓体现。而武义正好具备了这个条件。

  武义温泉浙江第一,华东一流,日出水量1万吨以上,属国内大型温泉;水温常年保持在42~45℃,正适合人体沐浴。经国家专业部门检测认定,武义温泉属于中性氟水、硅酸水、温热泉水,符合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1989附录C医疗热矿水水质标准。武义温泉水质清澈透明,富含偏硅酸、氟等元素及硫化物矿物,同时含有钾、钠、钙、锶、铁等微量元素和硫酸根、碳酸氢根成分,命名为碳酸氢钠·硅酸·氟矿水。医学专家认为,武义温泉具有多种理疗用途,泡武义温泉对人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皮肤科、妇科的数十种疾病有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泡洗武义温泉能使人体肌肤润滑,精神焕发,起到舒筋活络、消除疲劳、美容养颜、抵抗衰老、促进血液循环等良好的康体保健作用。

  武义是“飞车王”徐浪的故乡,从去年开始承办了中国汽车、摩托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分站赛及摩托车场地越野赛锦标赛总决赛,拥有全国一流的汽车、摩托车场地越野赛场。“沁温泉、跑赛车”已经成为现代人运动养生的一种新时尚。

  武义建县1700多年,人文积淀深厚,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有全国文保单位延福寺、俞源明清古建筑群;有历经八百年风雨的“中国廊桥之祖”熟溪桥;有宋代理学大师吕祖谦、朱熹等设堂讲学的明招寺;拥有大批以郭洞、俞源为代表的江南山居古村落,郭洞古生态村、俞源太极星象村浓缩了古代先民在村落规划设计、古建筑营建中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科学思想,是江南古村落文化“活着的教科书”,具有极其宝贵的哲学、美学、生态学价值。武义畲族风情至今还保留着浓郁的古农耕文化气息,是都市人体验民族风情和原生态文化的很好选择。武义名人辈出,代不乏人。汉代有光武帝刘秀避难深居武义民间的美丽传说;唐代有侍奉五朝皇帝的著名御医叶法善,有创建地下水利工程仓部堰的仓部侍郎徐镃;宋代有“一门七进士”的著名教育家巩庭芝;当代有新文化运动先驱、湖畔诗人潘漠华,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著名工笔画大师潘絜兹,著名农学家方悴农,曾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的革命先烈徐英,国民党名将汤恩伯,“飞车王”徐浪,现健在的著名篆刻艺术家叶一苇先生,他们都诞生在这块富有诗意的土地上。

  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有机国药基地、全国生态养生产业示范基地、浙江省最佳休闲旅游胜地、浙江省最佳避暑胜地……随着温泉以及相关产业的壮大,生态、休闲、运动、文化养生等温泉文化内涵,正在武义这方钟灵毓秀的土地上不断得到延伸。

  举全县之力

  打造中国温泉名城

  构建东方养生胜地

  “武义要通过加快以温泉养生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着力打造中国温泉名城。”武义县委书记江跃进说。

  “‘打造中国温泉名城,构建东方养生胜地’的目标,为武义原本就以温泉为龙头的旅游经济发展思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武义县委副书记、县长蔡洪说,当前,武义全县上下形成一致认识,大自然馈赠武义的温泉,具有不可复制性,是一种稀缺资源,这是武义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最大的资源优势,也是最大的特色所在。集休闲、度假、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温泉旅游,是武义发展旅游业最具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中国温泉名城,东方养生胜地”,是武义旅游的发展方向。“中国温泉名城、东方养生胜地”的建设已经列入今后几年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是武义未来5~10年的发展目标。要以发展工业经济的眼光、决心和魄力来抓旅游,出台与工业同等优惠的旅游发展政策,制定全省乃至全国最优惠的旅游招商政策,以吸引境内外投资者来武义兴办旅游业,出台引进会议、培训、赛事等项目的奖励政策,扶持培育温泉会务、温泉养生、温泉休闲等目标市场。

  武义的决策者认为,要形成“中国温泉名城,东方养生胜地”的品牌,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是关键。近年来,武义的旅游接待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武义的旅游饭店,四星级和准四星的有3家,三星级的有2家,二星级的有3家,还有一批相当于二三星水准的旅游饭店,以及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基本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为打造“中国温泉名城”,今年,武义县大手笔实施推进旅游业发展的五大项目。投资1.6亿元兴建温泉会务中心;投资8000万元建设温泉贵宾别墅和森林温泉浴场;投资10多亿元的2家五星级酒店和2家四星级酒店年内争取开工建设;在汽车主题公园兴建卡丁车等运动场所,形成集运动、休闲、一体的游乐中心;兴建武义特产城,促进武义有机农产品转化为旅游购物商品。

  在武义县旅游局办公室,我们看到一份县政协《关于加快以温泉生态养生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报告提到的整合旅游资源的建议与旅游局的下一步打算不谋而合。武义县旅游局局长胡旭东说:“我们已成功收回大红岩景区的经营权,计划把先前分散开发的大红岩、刘秀垄、清风寨等三个景点,整合汇集成一个完整的丹霞生态型景区。该景区不仅离温泉度假区很近,而且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会成为武义旅游新的亮点。”

  “中国温泉名城”因温泉而诞生,却不仅仅只有温泉。按照武义县自然资源的分布格局,“中国温泉城”规划了三条旅游精品线路,包括北部温泉养生游、中部丹霞观光游和南部生态休闲游,旨在将温泉与生态、农家、民俗等元素串联,形成冬有温泉之温暖,夏有森林之清凉,春秋有丹霞风光的武义特色旅游格局。

  徜徉在灵秀的山水间,浸润在温泉的怀抱里,我们有理由相信,武义离“中国温泉名城”的梦想不会太远!

  

  武义县委报道组 朱跃军 李小波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祝贺浙江日报创刊60周年 00008 武义打造中国温泉名城  构建东方养生胜地 2009-6-2 浙江日报000082009-06-0200035;浙江日报000082009-06-0200019;浙江日报000082009-06-0200034;浙江日报000082009-06-0200008;浙江日报000082009-06-0200020;浙江日报000082009-06-0200025;浙江日报000082009-06-0200021;浙江日报000082009-06-0200026;浙江日报000082009-06-0200022;浙江日报000082009-06-0200027;浙江日报000082009-06-02000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