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F0041版:2009高校报考指南
3  4  
PDF 版
· 答 考 生 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2009年6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答 考 生 问
  2009年6月1日│星期一

  2009高校报考指南

  41

  院校推荐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院校代码 0094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位于美丽的沿海开放港口、副省级城市——宁波市,于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全省第一批进行国有民办高校体制改革试点的学校。在2004年首批接受教育部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专项检查中,获最高等级评价。学院以“怀虚涵育,修己立人”为院训,以“创造差异、错位发展、彰显特色、成就品牌”为办学宗旨,搭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实行“多维课堂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知识结构强、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三强一高”“双栖型”人才。

  学院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设有人文分院、理工分院、法商分院、艺术分院和生命医学分院等五个分院、36个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文学、医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学院依托宁波大学的优质资源,具备一支业务精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既拥有设备齐全的独立校园,又与紧密相连的宁波大学融为一体,能充分共享宁波大学的校园文化、学术氛围和优质教学资源,是学生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办学十年来,学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毕业生就业率、英语专业四级一次性通过率等几年来连续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同时,因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教学质量、大胆的改革创新而备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等国家以及省市媒体均给予了关注和报道。

  怀虚涵育 修己立人

  注:1.电子信息科学类:一年后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分流。

  2.工商管理类:一年后按会计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主修物流管理辅修国际经济与贸易、主修物流管理辅修法学专业分流。

  3.经济学类:一年后按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主修国际经济与贸易辅修物流管理、主修国际经济与贸易辅修法学专业分流。

  4.土建类:一年后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分流。

  5.艺术类:一年后按艺术设计、动画专业分流。

  6.英语:含主修英语辅修国际经济与贸易。

  7.以上计划以各省教育厅和考试院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大类或专业 理科 文科 学费(元/年) 学制

城市规划 20   17000 五年

电子信息科学类 410   16000 四年

法学 29 21 16000 四年

工商管理类 250 120 16000 四年

广告学 15 15 16000 四年

汉语言文学   50 16000 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50   16000 四年

建筑学 20   17000 五年

经济学类 160 80 16000 四年

临床医学 60   20000 五年

日语 48 42 16000 四年

社会体育 27 23 16000 四年

生物工程 60   16000 四年

土建类 120   16000 四年

艺术类 40 180 20000 四年

应用化学 50   16000 四年

英语 110 100 16000 四年

  2009年招生计划

  1.贵院办学资源有何特点?

  答:科技学院是浙江省首批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综合性国有民办本科二级学院,是2004年首批接受教育部“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专项检查”的十所独立学院之一,并获最高等级评价。

  学院位于宁波大学校区内,既与本部融为一体,又有设施齐全的独立的校园。学院的学生可充分享受宁波大学的学术氛围、优质的教学资源,充分享用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

  2.贵院的弹性学制、学分制实施情况如何?

  答:我院实施弹性学制,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业。学生在校学习年限一般可在规定学制基础上延长2年(含休学期),经学院批准从事创业或其他特殊原因休学者,在校学习年限一般可在规定学制基础上延长3年(含休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教学进程,提前或延迟修读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也可以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弹性学制、学分制在辅修专业,辅修双专业、辅修双学位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平台。

  3.贵院颁发何种毕业文凭?能否有机会进入宁波大学学习?

  答:进入科技学院学习的学生毕业时,颁发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者,授予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发奋进取,科技学院选拔2%的优秀学生二年后保送进入宁波大学一本相关专业学习,该类学生直接从科技学院的三本生升为宁波大学的一本生,转为宁波大学学籍,享受宁波大学一本生的待遇。

  4.贵院的奖学助学政策如何?

  答:为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全面发展,学院建立完善的奖学金制度,获奖面达37%,学院最高级别奖项“十佳学生”奖金高达1万元,特等奖学金5000元,一等奖学金2000元,二等奖学金1000元,三等奖学金500元,国家奖学金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国家助学金最高3000元;另设有各类社会捐赠类奖助学金,如“中国移动镇海分公司”特困助学金、美珍奖学金、“宁兴房产”奖助学金、宁波慈善总会慈善助学金及姚祥兴、邹星缘助学金等。学院每年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助教、助研、助理”岗位及其它勤工俭学机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切实帮助。此外,我院还设立各类学生科研基金,建立学生辅修奖励机制、学科竞赛奖励机制、学生考研奖励机制等,全方位激励学生成才。

  5.贵院的学生管理有哪些特点?

  答:我院贯彻“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学生教育管理上形成了严格管理与情感渗透、班主任制与综合导师制相结合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辅导员、班主任加强日常的管理与教育,综合导师对学生在专业学习、科研活动、社会实践及就业辅导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学院以学风建设为主要抓手,建立早晚修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设立了家长联系卡制度、家长会制度等密切家校联系的工作机制,以达到家校配合共同育人的目的。

  6.贵院录取时外语单科有何要求?

  答:我院所有专业的外语公共课语种为英语。对英语和日语专业有外语单科成绩要求:英语成绩原则上在105分(含)以上,其余专业没有单科要求。

  7.贵院的国际合作情况如何?

  答:学院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为学生赴国外高校深造创造良好的条件。科院学生可共享宁波大学国际合作交流的资源和渠道,有与美国匹兹堡大学、美国普渡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宇都宫大学、日本岩手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墨西哥工程大学等学生交换合作项目。科技学院还与韩国大佛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美国达文波特大学开展学分互认合作项目。

  8.贵院在人才培养上有什么特点?

  答:学院着力打造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特色专业,实行部分按大类招生和“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平台+模块”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两个阶段,学生学习完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平台后,选择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模块学习。在培养课程上设置有行业准入课程、第二课堂、就业指导系列课程。这一模式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现象,使学生在对专业了解、市场把握和自我认识更为成熟的基础上再次选择专业,体现了把“成才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学理念。

  9. 贵院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科技学院凭借“多维课堂联动”的教学运行机制,以“双向交流、双师指导、双室训练、双证就业”为基本模式,开拓主、客体互动的开放式教育格局,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科研活动与科技竞赛为载体,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为手段,为学生提供实践与自我展现的平台,让学生在活跃、真实的科研氛围中展示自己的个性与能力;以名师讲坛与企业家论坛为桥梁,激发起自己奋发向上、努力学习,力争成为学有所成、业有所精的时代新青年的雄心壮志,增强学生自我规划意识,增加学生对社会、对职业生涯以及创业的理性认识,增强学生的“抵近市场人才需求”意识;以科技文化品牌活动为平台,营造出良好的学术和文化氛围,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学院地址: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天圣路505号     邮编:315212

  咨询热线:(0574)87600018         招生网址:www.ndkjxy.net.cn/zs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2009高校报考指南 F0041 答 考 生 问 2009-6-1 浙江日报f00412009-06-0100017;浙江日报f00412009-06-0100018;浙江日报f00412009-06-0100019;浙江日报f00412009-06-0100020;浙江日报f00412009-06-0100021;浙江日报f00412009-06-0100007;浙江日报f00412009-06-0100008;浙江日报f00412009-06-0100005;浙江日报f00412009-06-0100009;浙江日报f00412009-06-0100010;浙江日报f00412009-06-0100004;浙江日报f00412009-06-0100013;浙江日报f00412009-06-0100012;浙江日报f00412009-06-0100003;浙江日报f00412009-06-0100014;浙江日报f00412009-06-0100011;浙江日报f00412009-06-01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