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F0023版:2009高校报考指南
3  4  
PDF 版
· 选择什么专业更容易创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9年6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选择什么专业更容易创业
  选择什么专业更容易创业

  高考即将到来,又一批高中毕业生即将面临报志愿选择大学专业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更有利于将来创业呢?成功的企业家和专家也许能够给学生提供指导。

  基础学科专业利于创业

  “我在上大学之前就开始构想创办一个什么样的公司了,包括现在公司的名称也是在那时就想好了,然后所要做的就是积累资源,包括人才资源、市场资源等。上大学时做北京市学联主席,经常和各高校的精英人才打交道,毕业时已经有一个很强的团队了。但是,我毕业后没有选择直接创业,而是先在两家比较知名的IT公司打工,积累了一些经验,对市场的了解比较透彻之后,才有了数字天堂的异军突起。”北京数字天堂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安这样回顾自己的创业经历。

  王安认为,有创业志向的高中生应该结合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创业的专业来学习。他说,“最好是选择那些基础学科方向的专业。我们做很多事情都离不开基础学科,如果选择一个过于细致的专业,可能将来创业时会发现与自己当初的选择有偏差,想更改专业就会很困难。刚刚进入大学,虽然会对学习方向有一些想法,但不会特别明确,其实那时候也没必要特别明确。为大方向做一些准备就可以了,因为以后的变数太多了。随着阅历的增加,思想的成熟,一个人的方向会越来越明确。”

  王安在高中时就有了很明确的学习目的。那时,486电脑刚刚开始盛行,王安自己就去学习计算机知识,他觉得计算机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很大,感觉自己在这个领域创业会有很多机会,“就拿计算机这个专业来说,如果要选择在这个方向创业,我觉得最好选计算机基础专业,而不要去选计算机应用。多学习一些基础的东西,对创业是一种有用的积累。”

  选择专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

  北森测评公司的职业规划师张晓娟多次接受关于高中生创业的咨询,“我们还开发了一套高中生升学指导专家系统,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从就业和发展的角度指导高中生填报志愿的系统,能够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帮助高中生更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张晓娟认为,对于想创业的学生来讲,选择的“业”是基于自己本身的特点来决定的,这个特点包括学生的兴趣、性格、价值观、技能等多种因素。

  “我曾经接受过一个想将来创业的高三学生小吴的咨询,他想了解自己最适合在什么领域发展。”张老师介绍说。通过交谈,张老师得知,小吴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他的父亲是珠宝商人,小吴从小就跟随父亲出席一些商业活动,对商业活动也非常感兴趣,所以他人际交往的能力非常强。通过对小吴进行职业兴趣测评,张老师发现,小吴最强的职业兴趣是企业型和研究型,这说明小吴具有较强的影响愿望、喜欢控制支配他人,此外,他的兴趣也同样表现在对事物的研究上,喜欢刨根问底、喜欢探究事物的发展、学习真知,这样的兴趣优势之一是敢于积极主动表现自我、踏踏实实搞清问题,但物极必反,过强的影响愿望有时会阻碍接纳别人意见的。在职业兴趣测评中,小吴得分最低的两样是现实型与艺术型,表明小吴在职业发展方面,对动手操作及艺术创造类的职业兴趣较低,比如计算机操作、器械操控、建筑等、广告设计、写作、编辑等。张老师建议小吴最好不要在这几个专业方面创业,还要学会培养冷静、客观的性格,涉足较广的知识领域以拓展视野。

  选择能够快速积累经验的专业

  自己的专业到底与创业是什么关系呢?张老师认为,如果把创业比作开发房产,那么选专业就是你在选择到底在哪里开发,开发的房产能否卖得好,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你的选址。所以选对专业对创业成功来讲,更像是一种必要的原动力的累积,或者是重要的奠基。

  杨凯(化名)目前已经拥有一家规模不小的广告公司,他认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要选择有利于创业的专业,最好就是去寻找能够让自己最快拥有足够积累的专业”。

  杨凯1994年大学毕业之后就进入一家广告公司打工,因为本身学广告专业,很快他就熟悉了广告公司运作的流程,一年后,杨凯自己的公司开张。他说,“这个行业经验积累得快,甚至还是学生的时候,通过实习就能够积累很多经验,关键就看你能不能抓住机遇了。”

  对于适合创业的专业,张晓娟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表示,“没有什么专业是适合创业的,任何专业都有发展与创新的空间,能不能由你创出,取决于你自己是否与它相匹配。虽然目前金融行业或者计算机行业创业成功的案例比较多,但并不能否定其他行业的开拓前景。如果想做准备,就去做好两件事:认识自己和认识适合你自己发展的行业。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分析自己的日记、评语等资料、去专业机构进行心理测试等。同样,眼界决定世界,认识行业的途径也有很多,比如网络查询、询问身边的人、查看相关书籍、实地考察、专业机构咨询等。”

  避开四大误区

  高考专业选择两步走

  有调查显示:42.1%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如果可以重新选择,65.5%的大学生表示将选择别的专业。那么对于毕业班考生来说,怎样选择自己的专业呢?

  四大误区

  误区一:不重视专业的选择

  选择一所有名气的院校,的确有利于考生今后的成才和发展。因为好的学校学习环境好,师资力量强,进一步深造学习,出国留学等机会比普通学校优越一些。但是很多学生和家长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只考虑学校而忽视了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个专业。为了能步入名校的大门,而不惜以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为代价。如有一名学生为了考上名校,抱着先进去再说的想法,忽视了专业的选择。最后他进了电子系专业,因为不喜欢电子线路、对元器件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学习主动性,以至于6门课不及格,严重打击了他的自尊心,不得不提出了退学申请。

  

  误区二:单纯以分数对号入座选专业

  许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仅以分数对号入座来选择学校和专业,对报考专业今后职业的发展前景了解甚少。填报志愿时,没有明确的方向,一切以分数来决定学校和专业。单凭历史资料中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对照自己考分来对号入座。

  

  误区三:重“热门”专业,轻“冷门”专业

  有的考生和家长很关心专业的热门和冷门,认为“热门”专业将来回报率高,于是都往“热门”专业去挤,结果导致撞车的现象十分严重。如金融、经济专业等。

  其实所谓热门的形成是和人才市场的供需密切相关的。当一个企业缺乏这方面人才时候,就要大量招聘,于是有人将之称为热门专业。当此方面人才供应过量时,这个职业就冷了。所以,专业的“冷”和“热”只是相对的。

  有的认为“冷门”就是大家不考虑的东西,社会需求不大,考上也不光彩。但是家长应明白,专业本身不存在好与差,关键在于是否适合。适合考生的就是理想的,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热”与“冷”。

  

  误区四:父母包办填志愿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太小,无需征求他们的意见,一切由家长包办。有的家长在没有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下,完全从自身的喜好出发,希望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能通过下一代来实现。有的家长本身对有关专业的知识了解不多,盲目地跟风追求选择热门专业。作为父母关心孩子很自然,但假设考生如果勉强按照家长意愿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今后他将终身从事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即使物质回报再丰厚,也难以体验到真正的幸福感。

  选择专业“两步走”

  第一步 结合考生的兴趣和潜能优势选专业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对一件事情兴趣盎然,就会乐此不疲,创新不断。例如,有的人很喜欢跟人打交道,喜欢组织、管理性质的活动,有的人就喜欢操作一些模型,做一些动手的活动。每个人的兴趣点不一样,直接影响了他们将来上大学对所学的专业的兴趣。

  一个人的性格与职业的适应性有很密切的关系,性格没有好坏之分,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般来说,外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行动能力和积极性的专业,例如,管理、法律、经济、市场营销等,内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发挥自己的计划性、敏感性、逻辑性的职业,例如,研发人员,会计,技术人员等。

  高中生的潜能在高三已经初现端倪,有的人擅长逻辑推理,有的人擅长形象思维,有的人对数字非常的敏感,有的人有很好的文笔,这些潜在的能力和优势如果能够在专业上得到发挥,那会事半功倍,轻松地完成学业,轻松地取得成功。

  

  第二步 了解专业特点指导考生选专业

  事实上,很多学生上了大学才发现,学习的专业跟自己当初想的并不一样,很多学生发出感叹:“原来是学这个的啊”“学这个专业的怎么还要做实验啊,我最讨厌做实验了”,因此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最好对所有填报的学校和专业有一个完整、清楚的了解,不能盲目地去报,不能“听名字不错”就胡乱填报了。这方面的信息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学校的地理位置、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重点实验室、所在省的招生分数,招生指标等。

  此外,考生和家长可以参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它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工作方向等。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2009高校报考指南 F0023 选择什么专业更容易创业 2009-6-1 浙江日报f00232009-06-0100007;浙江日报f00232009-06-0100006;浙江日报f00232009-06-0100003;浙江日报f00232009-06-0100005;浙江日报f00232009-06-0100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