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袁艳 绍兴县报道组 冯文华) 在一排铁制的档案柜里排放着整齐的档案盒,每个档案盒装着记录一户农家各类情况的资料。日前,记者在绍兴县发现一件新鲜事,不少村(居)为村民(居民)建立个性化“家庭档案”。
丈午居委会是绍兴县第一个为农户建立“一户一档”的村(居),850多户家庭都拥有各自的档案。家庭基本信息、荣辱情况、纠纷调解协议、大病医疗基本情况、农户大田承包合同、土地使用证……翻开一份份 “家庭档案”,内容颇为丰富。
“我们村改居不久,过去,村里好多年的档案都堆放在一起,查阅起来很不方便。村民自己家里的资料往往也不大注意保存,容易遗失。”丈午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倪志平介绍,帮助居民整理、建立档案后,更加有效地保管资料,特别是“一户一档”后查阅起来十分方便,大大节约了居民查找历史资料的时间,另一方面,每家每户的情况一目了然,提高为百姓办事的服务效率。
原先居住在丈午的陆先生现在在上海工作,因为申请享受福利政策急需提供本户的历史材料,专门回老家翻箱倒柜找了一番也没收获。居委会干部得知后,在“一户一档”档案室里顺利地找到了陆先生所需的资料。“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找到了旧资料,过去觉得档案都是‘锁’在柜子里,原来和百姓日常生活离得很近。”
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感受到“家庭档案”带来的好处,参与建立档案的兴趣也在不断提高。有的村民特意从家里翻出重要的证书、奖状、发票凭证等“宝贝”拿到村档案室来,要求放入家庭档案袋中保管。
光明居委会不仅给本地居民家庭建立“一户一档”,而且将“家庭档案”延伸到在辖区生活、工作的800多名农民工群体。该居委会主任李永光说,辖区有60多家中小企业,这几年外来农民工也渐渐多起来了。为了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所以也为外来人口建立了维权档案,详细记录着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有什么需要帮扶的一查便知。湖南籍农民工郑云勇感动地说:“居委会给外地来的农民工建了‘家庭档案’,我们感觉更有归属感了。”
“‘家庭档案’不仅帮助老百姓保存历史资料,而且方便政府了解群众生活生产情况,特别是可以通过查阅‘家庭档案’针对困难家庭的情况制定帮扶政策,使‘家庭档案’真正成为惠民档案。”绍兴县档案局局长祝安钧介绍,现在,全县19个乡镇(街道)的400多个村(居)都已开展档案建设,县里还专门设立资金支持欠发达村的档案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