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安5月25日电 (记者 童颖骏) 今天上午,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人声鼎沸,诗意盎然。作为中国第二届诗歌节参与人数最广的活动,“西安市万名中小学生集体诗歌朗诵”吸引了众多嘉宾、市民甚至外地游客的驻足。
五月飞歌,万人相聚,雁塔作证,诗满长安。持续近2个小时的集体诗歌朗诵活动,汇聚了诗、歌、舞、曲等表现元素,从“诗源寻根、重觅风骚”的《诗经》诵读,展示汉魏遗韵的《大风歌》,重现大唐雄风的唐诗连诵,抒发壮志悲歌的《满江红》,体现百年沧桑中自强不息精神的《黄河颂》,到表达世纪强音的长安放歌,完整展示出中国诗歌千年来的传承脉络。
在场的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谢冕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无论诗歌节,诗歌评奖活动,抑或一些有关诗歌的学术讨论,目的都在于把诗歌推向社会,让更多的人通过欣赏诗歌来感知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厚重与质感,从而激发更多人来关注诗歌、参与诗歌创作,为诗坛补充新鲜的血液。
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次“西安市万名中小学生集体诗歌朗诵”,无疑是一次大范围的诗歌鉴赏和推广活动。超过12000名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在他们背后,隐藏着1万多个“诗歌之家”。西安市民岳静女士告诉记者,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读于西安航天小学的女儿,除了在学校里彩排,也在家里诵读,让全家人都体验着“诗歌之旅”。西安市雁塔区教育局副局长谢志林的感慨是,区里11万中小学生,谁都想来参与这样的诗性体验,最终如愿的,其实只有1/10。
这样的场面,让谢冕也着实感到振奋。面对“诗歌没落”的质疑声,谢冕认为,不是新诗出了问题,而是新诗创作出了问题。“必须有好诗,百姓才能接受。关键在于诗人能否写出好的作品来。”近年来以抒发劳动者情绪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民工诗人,谢冕同样十分关注。“通过他们的诗歌看到了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维度”,这是谢冕认可的好诗的标准。
诗歌的未来在于民众,在于孩童。第二届诗歌节的“民众影响力”和“孩童参与度”,让人们看到了诗歌文化传承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