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新闻
3  4  
PDF 版
· 构筑开放新格局
· 义乌首创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 出行一公里内
请勿开车
· 我省新增4名被隔离人员
· 第二届中韩文化交流节开幕
· 省可再生能源协会昨在杭成立
· 浙江新能源追风逐日
· 舟山,该如何迎接“大桥时代”
·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庆祝建校30周年
· 挖掘危机下的新商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构筑开放新格局
——访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徐志宏

本报记者 邓 崴 刘 刚
  问:我省是经济大省,也是开放大省。去年,我省外贸规模达到2111.5亿美元,其中出口1542.9亿美元,全省合同利用外资达到178.2亿美元。我省在全国各地创业的浙商达440余万,创办企业约11万家,累计投资总额超过6700亿元,年产值超过15000亿元。从这些成绩来看,我省开放型经济目前处于怎样的发展水平?

  答:30年来,我省坚持对外对内开放并举,内外开放联动,开放型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重大跨越。

  在对外开放方面,我省大力推进经营主体、出口产品、贸易方式、出口市场四个多元化战略,国际市场拓展成效显著;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推进“以民引外”、“以外引外”,外资结构不断优化,外资质量不断提高;我省众多企业到境外建立生产基地、营销网络、研发中心和专业市场,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大力建设各类经济开发区,努力构筑开放发展平台。

  我省还积极开展省际间的经济协作,有效缓解了能源、原材料短缺的制约;积极参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部署,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工作;积极开展浙苏沪经济合作,形成了两省一市之间的合作机制,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的合作交流和一体化发展;积极实施“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支持浙商到省外经商办厂。

  总之,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问: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关键时刻,省委提出要构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新格局的目标,其重要意义在哪里?

  答: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对实体经济影响加深,全球经济复苏可能经历较长和曲折的过程。浙江外贸依存度比较高,出口对经济的影响最为明显,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要全力振兴外贸出口,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有力拉动经济增长。进一步扩大开放、构筑开放新格局,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促转型”的重大举措。

  浙江经济当前面临的问题,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密切相关。我们必须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发展大局,努力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引进资源要素,着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合作与竞争。

  问:与当前我省开放水平相比,《决定》中提出的构筑开放新格局的“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在新世纪新阶段,构筑开放新格局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开放理念,进一步树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理念、统筹发展内外联动的理念、合作创新互利共赢的理念、高度重视经济安全的理念。

  二是创新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重点为创新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实现对外贸易从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创新对外经济合作方式,支持各类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开展跨国并购,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三是拓宽开放领域,加快对外开放从经济领域向社会文化领域拓展,积极开展金融、物流、旅游、会展、科技、环保、电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对外合作。

  四是统筹对外对内开放,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紧密结合起来,把“立足浙江”与“跳出浙江”有机统一起来,力争构筑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

  问:从当前来看,我省构筑开放新格局要在哪些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答: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要着力创新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境外投资、经济协作、区域合作方式,力争在构筑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是创新外贸增长方式,要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上游拓展、向下游延伸。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支持服务外包业务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积极扩大进口贸易,努力优化进口结构,重点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增加关键零部件元器件、重要能源资源和原材料进口。

  二是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招商引资方式要从政府为主向“以民引外”、“以商引外”和“以外引外”转变,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

  三是创新对外经济合作方式,支持各类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开展跨国并购,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积极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推动轻工、纺织、机械制造等优势行业进行集群式境外投资。

  四是扩大长三角和省际交流合作,协同建设长三角统一开放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省际经济合作,建立省际资源能源战略合作关系,探索建立省外经济合作区。大力开展国内引进工作,积极引导海外省外浙江人回乡创业,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服务。

  五是完善各类经济功能区建设,加快各类经济功能区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功能创新、产业创新和环境创新,提升整体发展水平。着力建设和完善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物流园区和保税物流中心等各类特殊监管区,发挥其在对外开放中的独特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新闻 00002 构筑开放新格局 本报记者 邓 崴 刘 刚 2009-5-24 48256F32002924A6482575BF00494232[A1-邓崴≈A1-刘刚≈B1-陈志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