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新闻
3  4  
PDF 版
· 深化改革 亮点纷呈
· “线条之舞——陈振濂书法大展”开展
· 五省一市共谋交通一体化
· 考生承诺诚信参加高考
· 赛立蛋 迎端午
· 浙江利用新能源实现新的增长
· 学织布 观民俗
· 造个屋顶能发电
· 我省新增一名被隔离人员
· 杭州景区道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 我省向房地产开发违规现象开刀
· 加强党建研究 服务科学发展
· 省政府三路督察组分赴各地检查
· 杭州有突出贡献人才
申购住房优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深化改革 亮点纷呈
——访省发改委主任厉志海

通讯员 叶 科 本报记者 应建勇 张 帆
  问:省委《决定》关于深化经济领域改革的内容非常丰富,这些改革要求的指向是什么?对解决我省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具有什么意义?

  答:我们分析认为,浙江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一是需求结构不合理,经济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格局没有根本转变;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比重不高、农业增效难度很大;三是要素结构不合理,一方面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要素的粗放投入,另一方面,浙江又是资源小省,要素保障压力巨大;四是空间结构不合理,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为此,在去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决定基础上,省委《决定》又进一步从推进区域自主创新、民营经济发展、要素市场配置、地方金融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7个方面,对深化经济领域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既有很强的指导性又有针对性、操作性。

  问:您能不能具体地介绍一下,我省下一步在深化经济领域改革方面有什么新突破?这些改革举措会对企业和老百姓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在深化经济领域改革中,可谓亮点纷呈,不少改革举措将大大改善企业的发展环境,也会给城乡居民带来更多的好处与实惠。

  亮点一:积极打造银行业的“浙银品牌”、证券业的“浙江板块”、保险业的“浙江亮点”、地方特色的“浙商金融机构”以及杭州、宁波金融集聚区。

  浙江经济发展较快,金融需求旺盛,但相对于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我省金融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要加快形成我省金融业的特色优势。浙江上市公司已初步形成了“浙江板块”品牌形象,今后要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动更多优质企业上市。打造保险业的“浙江亮点”,今后要不断推出适应浙江省情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扩大政策性保险、责任保险、创业保险等试点。近年来,或冠以浙商名称的,或引入浙商资本的,或总部在浙江、主要为浙商服务的金融机构逐年增加,成为浙江金融业的新生力量,要积极支持这些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打造杭甬金融集聚区,就是要以杭州、宁波为重点区域,积极吸引境内外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努力打造成长三角南翼的区域金融中心。

  亮点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社会事业和国防科工等领域。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所在,当前一些行业和领域对民营资本还有不少准入限制,成了“看得见,进不去”的“玻璃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必将激发社会投资,形成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

  亮点三:积极推行工业用地出让区别年限制改革试点。

  这项改革先在义乌开展试点,对工业用地出让实行分两阶段签订出让合同,出让金分批缴付,为切实解决工业用地越拍越高、土地出让金一次性难筹集、不达标项目用地难退出等难题作出了探索,有力地推进了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让真正办实业的企业有地可供。

  亮点四: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加快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依法保障农村宅基地的用益物权,开展农村宅基地置换、流转的试点,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

  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是我省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可以盘活农村土地存量,促进农民集中居住,又可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还可以扩大农村投资,拉动内需增长。嘉兴市的改革试点已经实质性启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推进农民建房集中居住,每年可节地2至3万亩,拉动投资70多亿元,同时又给农民带来了租金、股金、保障金收入,增强了改革的内生动力。

  亮点五:完善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知识产权入股等激励政策。

  早在1998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员成果研发和产业化的积极性,一大批高科技股份制企业蓬勃发展。如果能够在技术要素参与收益的分配比例上有进一步突破,必将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大大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亮点六:完善和创新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合作机制。

  这项改革的本质是培育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通过“三位一体”的合作机制,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由农村信用合作社解决农业生产中的资金问题,由供销合作社解决农业生产中部分产品销售和农资供应的问题,由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农业生产中的规模化、产业化问题,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新闻 00002 深化改革 亮点纷呈 通讯员 叶 科 本报记者 应建勇 张 帆 2009-5-23 48256F32002924A64825720B003CD2CD[A1-新华社记者≈B1-程为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