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越是困难 越要改革
· 坚决打击超标车超限车违法改装车
· “浙洽会”6月8日在甬开幕
· 喜领医疗救助卡
· 加快推进我省铁路建设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与杭州对接产业
· 联户走百家 架起“连心桥”
· 迈向跨海发展“高速时代”
· 学枫桥 保平安 促发展
· 近13万名消防志愿者活跃民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越是困难 越要改革
——访省发改委主任厉志海

通讯员 叶科 本报记者 应建勇 张帆
  问:体制机制先发优势,是浙江经济充满活力的源泉。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后,浙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这个时候,浙江要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面临着怎样的新情况?步入改革深水区,会面临怎样的挑战?省委在此时出台《决定》,又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答: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率先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形成了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铸就了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当前,我省正处在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发展阶段的崭新起点,但又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也在凸现。因此,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正视问题,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增强深化改革开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具体而言,当前浙江面临着“四个挑战”。一是面临经济形势变化的严峻挑战。受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变化和浙江自身矛盾叠加共振的影响,我省已经进入经济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要跨过金融危机这道坎,冲过转型升级这道关,必须向改革要思路、要办法、要动力、要保障,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深化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二是面临发展协调性矛盾的挑战。经济快速增长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以及广大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服务不完善、公共产品不配套的矛盾突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面临发展动力不足的挑战。随着改革的深化,改革的系统性、艰巨性、复杂性增强,有些人产生了怕难、怕繁、怕乱等畏难情绪和满足现状、不思创新等思想观念。必须切实增强改革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以创新的举措迎接挑战。四是面临率先突破的挑战。我省改革开放走在前列,更早更深刻地遇到了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更强烈地感受到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率先改革创新,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破除体制障碍,再创我省体制机制新优势。

  正是在这样大背景下,此次省委全会出台了《决定》。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和推进全省改革开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重大部署的根本举措,是破解深层次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制约、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迫切要求。

  问:今年一季度,我省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沿海其他省份,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更加艰巨。省委《决定》对推进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会起到什么作用?

  答:深化改革开放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经济波动加剧的情况下,我省率先遇到了“成长中的烦恼”,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与短期需求矛盾叠加,经济调整与体制矛盾交织,以更加突出的形式表现出来。今年一季度,浙江经济增长速度不快,有客观因素,但我们更应该从经济发展方式中寻找根源。在严峻的困难面前,化危为机的关键,取决于有没有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和锐意改革的思路。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推进改革开放,统筹推动消费、投资、出口,努力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制度保障。要切实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不竭的动力和旺盛的活力。

  深化改革开放,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体制支撑。在当前经济形势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粗放型增长越来越难以为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低小散”的弱势更加凸显,资源要素、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这个坎必须要跨过去,躲不过、绕不开,靠传统的、粗放的增长方式,即使暂时保持了经济指标,仍然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必须用改革的手段解决问题,为浙江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深化改革开放,为民生改善提供制度保障。经济越是困难,越要高度重视民生和社会稳定,把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改善民生有利于促进消费、刺激经济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经济则将为持续改善民生提供有力支撑。必须加快推进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深化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公共事业投入机制,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使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越是困难 越要改革 通讯员 叶科 本报记者 应建勇 张帆 2009-5-22 48256F32002924A6482575BD000C529A[A1-应建勇≈A1-张帆≈A5-叶科≈B1-李应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