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生活消费
3  4  
PDF 版
· “放心粽”是怎样炼成的
· 粽子市场新招多问题也多
· 粽子行业也有“法”可依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粽子市场新招多问题也多
  星巴克卖粽子?今年4月起,号称国际餐饮连锁巨头之一的星巴克,在长三角地区的江浙沪卖起了粽子,试图以“洋粽子”切入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消费市场。

  前几天,笔者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走进了杭城的某家星巴克店,买了一只“星冰粽”来尝尝鲜。剥开外面包裹的粽叶,这只咖啡口味的粽子像是一个去了壳的皮蛋。不过,“星冰粽”虽没皮蛋大,售价却是11元一只。星巴克卖出的散装“粽子”,既没生产日期,也不按规定标明配料成份。从“粽子”的外观看,一层透明的物质包裹着里面的馅料,咬上一口比较有嚼劲,吃起来就像是包上粽叶的大QQ糖。

  “星冰粽”真的是粽子吗,还是挂着粽子招牌的小甜点呢?我们来对照一下2005年我国出台的《粽子行业标准》。在这个标准中,对粽子的界定为:“以糯米、黍米或其它谷类食物为主要原料,中间裹以(或不裹)豆类、果仁、菌类、蜜饯、肉禽类、水产品等馅料,用粽叶包扎成形,经水煮至熟而成的制品”。

  显然,星巴粽有两点不符粽子的标准,一是没有用谷类食物做原料。有媒体称它是“冰皮”、“Q皮”、“果冻”,从这种高度提炼的说法中,消费者无法判断 “星冰粽”的原料是什么,有热心消费者认为可能是葛粉、薯粉、澄粉、麦芽糊精混合做成的。所谓葛粉就是藤本植物葛根,不是什么谷物,而是植物的根茎,二是这种“星冰粽”是否是由水煮至熟的,存在很大疑问。因为我们无法了解这家店的生产过程。粽子的底线是谷物和水煮,突破这两条底线还能叫粽子吗?当然,目前也有观点赞同出现“星冰粽”。

  玩此类新奇特概念的不止星巴克一家,源自台湾的元祖食品推出的“龙粽”系列产品,最近屡受消费者诟病,主要是口味不佳,卖价奇贵。元祖很会炒作“龙粽”的身价。最便宜的水晶龙粽,完全没有任何馅料,12只一盒,要价100元一盒。最贵的鲍鱼龙粽10只一盒,价格竟高达350元/盒。有消费者反映,龙粽买回家后用水煮加热剥开,粽子一半粘在叶子上,一半散在盘子里,看着就有受骗上当的感觉。

  特别值得消费者警惕的是“返青粽”。粽子叶的采摘季节通常在上年的7-10月份,也就是说,当年包粽子用的是上一年产的粽叶。加之,生产粽子时要经过两次高温,粽叶应呈暗黄色。而不法经营者为了能在市场竞争中谋得更大利益,采用化学手段浸泡粽叶,并加入工业硫酸铜和工业氯化铜,让已失去绿色的原色粽叶重新返青,这种粽叶被称为“返青粽叶”。“返青粽叶”包制的粽子和传统风干粽叶包制的粽子相比,颜色嫩绿鲜亮,外观漂亮诱人,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容易误导消费者的选择。

  虽然几年前就已经暴露出了“返青粽叶”的问题,相关部门也做了严厉的查处,但是并不能完全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因此,消费者在购买粽子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了。选购时,一要看外观,“返青粽叶”色泽青绿,看上去很漂亮,而正常粽叶发暗发黄;二要闻味道,“返青粽叶”包的粽子煮后粽香味不浓,反而有淡淡的硫磺味;三是可以看一看煮粽子的水,“返青粽叶”煮后水变绿,正常粽叶煮后水呈现淡黄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生活消费 00012 粽子市场新招多问题也多 2009-5-22 48256F32002924A6482575BD002AB673[A5-邹彤≈B1-刘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