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宁波5月18日电(记者 张品方 周松华)相似的人物命运,熟悉的故事情节,激情四射的表演,震撼了许多从未接触过琼剧的宁波观众的心。5月17日、18日,刚刚在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中大放异彩的琼剧《下南洋》在宁波连演两场,受到观众热捧。
琼剧是用闽南方言演唱的戏曲剧种,可语言差异丝毫没有影响宁波人对琼剧的喜爱。演出开始前半小时,剧院门口就挤满来看戏的观众;演出开始后,依然有观众买票进场……宁波城市学院网络与传播专业的女生小汤是个甬剧迷,从未看过琼剧。这次看了《下南洋》之后,她说:“真没想到,海南地方戏那么好看。”
剧情精彩、有共鸣,是观众们共同的感受。剧中主人公文昌告别了新婚妻子琼娘,下南洋谋生。几经艰难,创业成功。后来,文昌带着他与琼娘所生的儿子海亮到南洋避祸,没想到,海亮却在抗战中被日军杀害。当文昌与孙子带着海亮的遗像回到故土时,一生守望丈夫、等待儿子的琼娘含泪而终。宁波黄鹂社区居民周珍娣说,许多外出闯荡的“宁波帮”和在家守望的亲人也有着相似的经历,《下南洋》仿佛是在讲我们身边故事。
琼剧与甬剧相似的命运,更让宁波市民为之动情。据了解,琼剧有着300多年历史,曾经辉煌一时。可在20世纪末,琼剧渐渐没落。至2006年,海南省琼剧院连演员的工资也发不出。后来,他们听说了甬剧依靠一出《典妻》救活了一个剧种的故事。“我们决定复制甬剧的复兴道路。”海南省琼剧院院长陈军说,他们请来了上海的编剧、中央戏剧学院的高手,设计了哀婉跌宕的剧情、编排了精美舞蹈,对琼剧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使《下南洋》既有浓郁的海南乡土特色,又有了现代都市气息。
琼剧在甬城热演,为民间小剧种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又一启示。甬剧《典妻》主角王锦文说,作为民间小剧种,只有摸准了观众的口味,才能走向“重生”。由柔石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改编的甬剧新戏《典妻》,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农村贫苦家庭的悲惨命运。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甬剧《典妻》获文华大奖。《典妻》不但叫座,还获得全国戏剧专家的高度评价,几乎囊括了2004年至2006年两年中我国戏剧界产生的所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