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家住杭州马市街181-3-202室的高龄残疾人王生宝很安心,因为社区在他家免费安装了一台智能呼叫器。这种新型信息服务产品叫援通智能呼叫器,机器有红绿两个按纽,遇到紧急情况按红的,会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和家属。生活上有需要,比如买米、换煤气,按绿的,就会有人免费上门、有偿服务。
与智能呼叫器相类似,杭州拱墅区还把最新的3G通信技术运用到老人看护上。长乐苑社区的万连珠奶奶长期卧床,社区几天前给她家装了一个像十字路口电子眼似的监控探头,社区工作人员能24小时关注老人。据了解,杭州市拱墅区辖区内所有80岁以上低保困难老人和重残老人,只要老人和家属同意,家中都将装上“全球眼”实时看护系统,并赠送GPS定位手机。手机上面设了SOS报警键,老人一按就能拨通各种安全服务保障热线。
社区工作者对这类新生事物很欢迎,“挺好的,看护老人很方便。”一位社区工作者说。不过,社区老人享受“空中保姆”的服务,也有一些无奈。杭州霞湾巷社区有一位老人安装了电子眼,照理应每天24小时开着,但他每天总有一段时间要关闭,因为家人为这位长期卧床的老人换洗时,涉及个人隐私,他们一般都关上。
除了隐私权易被侵害,老人安装“空中保姆”,很大的原因是家人不在身边。马市街社区金欣介绍,这次社区共为7位老人安装了呼叫器,大多是社区高龄、独居、孤寡、残疾这些困难群体,有5位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据了解,安装“全球眼”的老人家庭,有些也是因为家中无人照看。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刘玉能老师说,我国的社区养老成了日渐突出的社会问题。社区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看护、服务水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么多高科技产品进入社区,部分厂家可能具有商业上的利益。“空中保姆”只能是辅助设备,在中国社区养老,应主要靠社区工作者,靠发挥我国传统的家庭功能。应该培养一批有爱心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并发挥中国家庭传统的功能,改善目前单元的封闭结构,而不能仅仅依赖这批高新技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