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大学生助残成时尚
· 为老人服务,永远在线
· 上海男人没有“妻管严”
· 金华11个QQ群
被授予“青年文明号”
· 南京首批“个人慈善冠名基金”认捐
· 温州一些大学校园
开出了“寝室商店”
· 宁波一家“大学生公司”
吸引国外风投1000万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怎样为社区独居老人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温州鹿城区菱藕社区的做法是——
为老人服务,永远在线
本报记者 洪加祥 鹿城区报道组 陈显英
  听说温州鹿城区水心街道菱藕社区开通“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用市场化运作的方法,24小时为老人提供家政和医疗护理等服务,解决了独居老人平时的生活困难。为此,记者来到该社区探个究竟。

  一个电话,送米到家

  家住菱藕社区桔2幢105室的任阿婆,今年80岁。以前,最使她为难的事情莫过于买米。老房子很潮湿,米买多了一下子吃不完,会霉掉的,她每次只买5公斤米。但米店对只买5公斤米的客户,并不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任阿婆只得艰难地扛着一袋米回家。

  “现在,有了服务卡就不一样了。”任阿婆拿出一张社区发的服务优惠卡,递给记者,上面有社区送米、送煤气等13个服务网点的电话号码和联系人。任阿婆不用出户,一个电话,社区阿华食品店就有人马上把米送来。

  谈及“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开通所带来的变化,社区主任陈秀英告诉记者:“社区有1130位老人,社区以前常组织学雷锋小组、青年志愿者为老人开展服务,但都是热闹一阵子,老人的困难不能真正得到解决。今年初,社区向老人征求上百条意见与建议,最后归纳成五大类服务项目,向老人发放优惠服务卡,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法,让店家与老人直接结对服务,真正解决了老人的困难。”

  一声招呼,理发师上门

  与送米、扛煤气等服务相比,理发尽管事小,却也是老人们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原来,温州大街上大型理发中心,动不动需上百元理一次发,老人们舍不得;而小街弄里的美容美发店,又不太愿意为老人理发,社区以往搞活动,一些业余理发师成了老人追捧的对象,因为老人理发实在太不容易了。

  菱藕社区请来热心社区事业的林廉晓,为老人和居民开了一间理发店。家住5幢101室的王大伯,人老耳背,打电话听不见,他每次想理发了,就要请邻家小孩到社区理发店招呼一声,林廉晓不管有多忙,马上上门来为他理发,每次理发还少收5元钱。小林说,既然他已与社区签订了为老人优惠服务的合约,就必须遵守承诺。

  24小时开通服务网络

  24小时开通服务网络,一个电话就上门服务,被菱藕社区老人称之为“为老人服务永远在线”。马鞍西路157—11号302室88岁的杨乃镁,现在煤气有人扛、理发有人管、送米送菜上家门,他感到社区为老人服务很周全。心情一好,他居然跟着社区干部,到其他老人家里送服务卡,甚至拿出2300元退休金,复印健康资料500多本,分送给店家、社区干部和居民。

  现在,一卡在手,养老轻松。菱藕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囊括饭店、日用品店、理发店、煤气店、电器修理铺等,每个店家不仅上门服务,还为持有服务卡的老人让出一定利润。任阿婆对记者说:“昨天中午,我突然想喝矿泉水,就打了个电话,马上有人送水上门,还打了9折,我感到方便又优惠。”

  5月8日晚10时,社区电器铺的陈文清接到“藕2幢102室”的孟杏英老人打来的电话,反映家里自来水管破了,水都喷到客厅了。陈文清连忙起身赶去,帮助修好。他不收老人费用,孟杏英老人不肯,一定要给5元钱材料费,她说:“修理费你不收,我心领了,但材料费一定要收,我今后还得麻烦你,总不能每次让你吃亏。”陈文清认为,社区老人都像孟杏英这样通情达理,因此,店家为老人24小时在线服务,尽管辛苦点,但越做越有劲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7 为老人服务,永远在线 本报记者 洪加祥 鹿城区报道组 陈显英 2009-5-18 48256F32002924A6482575B3001BB516[A1-洪加祥≈A5-陈显英≈B1-马瑛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