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1858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作了十分精彩的论述,提出了原创性的消费理论。并深入阐述了为什么“消费生产着生产”、“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的道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17页)。马克思的消费理论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切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 “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正是广大消费者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才推动着生产的不断发展,消费无疑是生产不断发展从而使经济不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产品只有在消费中才能成为现实的产品。“产品不同于单纯的自然对象,它在消费中才证实自己是产品,才成为产品。消费是在把产品消灭的时候才使产品最后完成”。
消费不断地创造出生产新产品的需要。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把它作为消费者“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提出来。消费创造出还是在人们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例如,当人们在消费中对某些产品感到不满意时,就希望有新的性能更好、功能更多、外观更美、价格更廉的产品出现;当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感到应当有某种产品才能满足其需要而眼下还没有时,就强烈地要求有这种产品,而且想象它的形状、功能、作用和价格等;当人们消费本国或本地不能生产的某些好产品时,就必定要求本国或本地企业尽快地生产出类似的甚至更好的产品……形形色色的新的消费需求,不断向生产提出各种各样的新需要,规定和引导着生产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消费拓宽市场并进而扩大生产的规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生人口的不断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总是不断增加,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总是不断提升,而且日复一日地产生着层出不穷的新需求,因而必然要求流通扩大、市场扩大。马克思在“交换和流通”这一标题下指出:“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商品流、物资流、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信息流……生产作用于流通,流通反作用于生产,消费促进经济不断地发展。
消费通过分配也反作用于生产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消费者不能直接消费社会产品,必须通过分配取得收入之后才能进入消费,因而,分配问题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问题之一,分配制度是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马克思所说:“随着分配的变动,例如,随着资本的积聚,随着城乡人口的不同的分配等等,生产也就发生变动……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
“消费生产着生产”、“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理论越是彻底,就越具有生命力和指导性。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对于我们今天认识消费与投资的关系,仍然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投资的目的是增加生产、满足消费,投资无疑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与消费相比,投资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明显的,而从长远和根本上来看,投资是为消费服务的,投资需求实际上是消费需求的派生需求,本身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消费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因此,在国民收入决定中,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消费是整个国民经济循环的枢纽,没有这个枢纽,经济良性循环就不可能形成。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崭新命题,十七大报告在对这一创新理论进行阐述时,首先强调“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一要求与此前的“提法”相比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在坚持“扩大国内需求”既定方针中加上了“特别是消费需求”这样的着重语;二是一改原来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排列顺序而为消费、投资、出口这样的“三驾马车”,消费排到了第一位,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驾“马车”。这种改动,不是一般的语气强调和简单的用词调整,而是针对近年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靠扩大投资和增加出口的问题,揭示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对今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长期的战略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