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财经一周
3  4  
PDF 版
· 更专业更周到更精细
· 省中行为小额贷款公司“铸利器”
· 温州建行拓宽小企业融资渠道
· 浙江福彩力助灾区重建
· 50万圆梦基金帮你实现非凡梦想
· 体彩与灾区人民“心手相连”
· 泰康人寿推出甲型H1N1流感专项服务
· 一季度我省保险市场总体运行较为平稳
· 打造“支农第一卡”
· 保障农业生产 服务农民生活
· 省工行百亿授信支持铁路建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更专业更周到更精细
工行省分行以“五化”专营模式再次提升小企业金融服务
  【新闻回放】

  4月30日,随着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在杭州揭开工行浙江省分行小企业金融业务中心的招牌,工行省分行对浙江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再次升级。省分行行长徐新桥“排兵布阵”,要在全省设立100家小企业专营机构,通过“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立体化营销、个性化考核、最优化流程”的“五化”服务模式,为浙江小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周到和精细化的金融服务。

  数据显示,2008年工行省分行小企业融资余额近800亿元;今年该行进一步加快信贷投放节奏,全年计划向小企业增贷120亿元,一季度末,小企业融资余额较年初新增74亿元。预计明年该行的小企业融资余额将超过千亿元,成为工商银行乃至全国金融系统首家小企业融资余额超千亿元的分行。

  【对话】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工行省分行在支持小企业方面有何新思路?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生命力在哪里?日前,本报《财经一周》记者独家专访了该行行长徐新桥。

  小企业是工行的

  战略合作伙伴

  《财经一周》: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工行在浙江这样一个中小企业大省设立100家小企业专营机构,其意义何在?

  徐新桥:它充分表达了工行在当前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支持浙江经济发展、携手企业共渡难关的信心和决心,也是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

  工行始终把发展小企业金融业务、支持小企业成长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浙江分行是全国工行系统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重点行,多年来一直视小企业为战略合作伙伴,不断探索,希望能够形成与浙江小企业互利共赢、共同成长的良好发展格局。

  小企业金融业务做多做强了,同样有大市场、大前途和大作为。但要做好小企业金融业务,首先必须要有完善的机构,有一支专门的力量专心致志地服务于小企业。

  《财经一周》:这100家小企业专营机构具体如何分布?

  徐新桥:我们将选择全省15家支行将其打造成为小企业专营支行,在小企业客户较为集中地区的59家一级支行和26家集镇支行设立“小企业金融业务分中心”,并抽调精干专业信贷人员充实这100家小企业专营机构,专业从事小企业和个人融资业务。这些机构从开设到流畅运转,还有一个细细打磨的过程。

  小企业金融服务的

  生命力在于创新

  《财经一周》:对这些小企业专营机构,您提出了“五化”的要求。“五化”的精髓是什么?

  徐新桥:就是以“专业的机构”、“专职的队伍”、“专门的产品”,为浙江小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周到和精细化的金融服务。专业化的过程就是对现有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改革的过程,对现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的过程。我经常在思考,做好小企业金融业务的生命力在哪里?那就是创新,通过产品、服务、科技、流程、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来满足小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

  《财经一周》:在“五化”的内容中已经体现出哪些创新之举?

  徐新桥:亮点很多。比如“立体化营销”,在营销渠道上,“内”“外”结合,积极寻求与阿里巴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等具有丰富小企业资源的外部机构合作;在营销层次上,“上”“下”结合,除基层营业网点采取点对点营销外,省、市分行小企业金融业务中心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批量拓展小企业客户群。

  又如“个性化考核”,我们即将出台小企业专营机构考核办法和小企业信贷人员尽职免责办法,通过强化正向激励和科学考核,让他们带着更大热情和信心去服务小企业。

  再如“最优化流程”。小企业信贷的流程和政策,是一家银行市场竞争力的体现。优化流程,一是确保小企业融资调查、审查、审批的业务全流程在专营机构内完成;二是对一般的小企业融资业务不实行集体审议制度;三是对小企业专营机构实行审批人员派驻;四是对信贷业务实行2人调查、1人审查、2人双签的“2+1+2”最短业务流程组合。这么多举措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对小企业“短、频、急”需求的服务效率,构建工行的核心竞争力。

  设立小企业专营机构后,我们还要用好用足现有的已被市场认可的产品,同时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建立多途径的小企业融资渠道,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题。

  可以说,小企业专营模式的建立为浙江工行更好地服务小企业插上了新的翅膀,打开了新的空间。

  服务小企业需要大智慧

  《财经一周》:在加大对小企业信贷投放的同时,如何加强风险控制,使浙江工行的小企业金融业务真正实现“双赢”?

  徐新桥: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么多年摸索下来,我们的体会是对小企业金融业务的风控需要责任心,也需要大智慧。

  银行如何找到自己的优质目标客户?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积极筹划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积极构建联结银行和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渠道。今年初,与省中小企业局签订“支持浙江成长型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合作协议”,承诺在三年内(2009~2011年)向本省成长型中小企业提供不少于人民币30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支持;与省工商联签订“支持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合作协议”,承诺在三年内(2009~2011年)向省工商联优质会员企业提供不少于人民币30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支持。通过这两大服务渠道,我们已经与省内数千家小企业进行了接触,了解企业困难和金融需求。4月30日那天,我们为首批50家成长型小企业提供总额近8亿元的签约授信,并将在近期内陆续投放到位。

  如何解决小企业的担保难?浙江工行多年来一直重视与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以拓宽小企业融资服务面。目前,与我行有合作关系的担保机构已达115家。今年初,我们与浙江省最大的信用担保公司中新力合合作,选择了一批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等创新类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目前,双方第一期合作已选择40余户中小企业作为支持对象。今年,我们拟创新与担保公司的合作模式,通过准入管理优选合作机构,尝试对担保公司授信来加大合作力度和提高合作效率。

  今年,我们还选择天堂硅谷等4家省内实力最强的创投公司作为合作对象,一方面积极为优质小企业提供创业资本支持和融资支持,另一方面,双方通过客户共享,银行对创投跟进的投融资项目提供综合金融支持,创投发挥并购功能优势,推动困难企业和弱势企业重组,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为了确保小企业金融业务健康发展,近年来,我们还非常重视建立小企业退出机制,使小企业信贷客户始终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一方面,不断地进入优质小企业,对于有市场、有订单、前景看好却遭遇一时流动资金困难的小企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落实“绿色信贷”要求,对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行业的小企业实施退出。我把这叫作“有进有退,吐故纳新”。

  本报记者 倪冰 通讯员 宣书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财经一周 00012 更专业更周到更精细 2009-5-14 浙江日报000122009-05-1400033;48256F32002924A6482575B500289159[B1-倪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