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 青川,在重生中崛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青川,在重生中崛起
本报记者 施晓义 王瀛波
  “哇……”一声嘹亮的啼哭,打破了帐篷产房的宁静。

  4月17日9时,搭建在乔庄镇的青川县人民医院临时产房里,迎来了一名新生的女婴。在大地震中失去了儿子的木鱼镇村民陈凤章,又迎来了一位小天使。

  也许他们并不知道,来自浙江的援建者正在紧张地规划施工一座崭新的县人民医院,未来他们将获得更好的医疗条件。

  肩负着党中央、国务院的重托,肩负着浙江5000万百姓的期望,地震发生后不久,浙江对口援助青川县灾后重建的工作全面启动。我省安排了11个市及29个经济较发达县(市、区),对口支援青川县36个乡镇。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勉励赴灾区援建工作的干部们,要按照“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总体要求,为灾后恢复重建贡献才智和力量。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叮嘱广大援建者要不辱使命,为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作出积极贡献,圆满完成对口支援任务,为浙江争光。

  走进我省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的办公室,我们看到,墙上悬挂着一幅“川浙一家亲”地图。那上面,浙江援建地和青川的被援建地地名,被紧紧地标注在一起。

  在“5·12”大地震一周年到来之际,重访青川的我们感受到,浙江的脸孔、浙江的口音、浙江牌照的汽车……“浙江元素”充满重建战场的每一个角落。每天,有近7000名浙江建设者活跃在灾后重建的各个战场;每天,数不清的重型卡车满载着浙江捐献的物资,源源不断地开进大山深处;每天,数以千万元计的浙江援建资金化作灾区重建的砖瓦、水泥、沥青……共同筑起一个崭新的青川。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特别报道 00007 青川,在重生中崛起 本报记者 施晓义 王瀛波 2009-5-12 48256F32002924A6482575B20040C6BC[A1-施晓义≈B1-吴德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