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体育新闻
3  4  
PDF 版
· 嘉兴市民亲密接触“动感非遗”
· 苏迪曼杯:中国队首胜
· 哈曼捐资协建成都足球公园
· “鸟巢”奥运后经营收入达到2.1亿元
· 杭州围棋队围甲联赛旗开得胜
· 姚明收到“停赛令”提前告别赛季
· 全国桥牌混双赛冠军获终身免费游武义
· 爱,呵护一生
· 母亲节, 感恩母爱
· 与灾区孩子同上体育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23年,母亲照顾脑瘫的女儿。虽然她从未听过女儿叫一声“妈妈”,但在这位母亲的心中,女儿的笑就是对她的回报——
爱,呵护一生
本报记者 袁艳 本报通讯员 闫拥洲 陈建伟
  “莹莹,妈妈亲亲!”叶微波将23岁的女儿——重症脑瘫患者钟钥莹搂在怀中,四肢萎缩的女儿将五指卷曲的右手微微地伸向她,咯咯地笑出声。

  当走进位于杭州南星街道十亩田家园叶微波的家中,我们被这个温馨而心酸的场面感动了。“莹莹只会用笑和哭表达感情,每次听到女儿的笑声,我就满足了。”这位瘦弱的母亲温柔地望着女儿。

  23年前,出生后不久的钥莹被诊断患有重度脑瘫。对于初为人母的叶微波而言,这犹如晴天霹雳重重地击在心中。

  重度脑瘫意味着莹莹这一生都只能有几个月婴儿的智力,不能坐、不能站、不知饥饱、不知大小便,衣食起居全靠照顾。医生无奈地告诉她:“这个孩子很难养。即使养大了,恐怕也终身不会说话、走路。”

  “都说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不管女儿以后会怎样,只要我活着一天,就有责任照顾好她。” 这是叶微波对女儿的承诺。

  叶微波和丈夫都是普通工人,家里不可能请保姆。每天上班前,叶微波哄女儿睡觉,中午,顾不上自己吃饭,急匆匆地骑车回家,给女儿喂饭喂水。

  为了防止女儿发生褥疮,叶微波每天给她擦洗身体,夜里不敢熟睡,隔几个小时就起床帮孩子翻身。

  小莹莹免疫力差,最怕感冒。好几次痰堵在了气管里,造成呼吸困难,叶微波和丈夫就用手指帮女儿抠痰、引痰,手指经常被小莹莹咬得满是牙印和血丝。

  莹莹大小便失禁,需要长年包尿布。用不起“尿不湿”,叶微波就准备了许多棉布条给女儿做尿布。为了让女儿保持清洁,尿布每天换洗不下10次。

  莹莹不会自己刷牙,为了让女儿保持口腔卫生,叶微波就想出了用毛巾缠在手指上给她擦牙的办法。每次,莹莹都会咬住妈妈的手指不放,尽管很疼,叶微波还是忍住眼泪坚持给女儿擦牙。

  日复一日,叶微波毫无怨言地一心扑在女儿身上,有时候甚至忽略了对丈夫和小儿子的照顾。

  2006年,不幸再次降落在这个家庭,叶微波的丈夫得了癌症,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她的肩上,一边照顾病重的丈夫,一边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女儿,而且儿子又快高考了。去年5月,丈夫去世后,叶微波一人用单薄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

  有小姐妹私底下劝叶微波:“你一个人怎么照顾得了,给莹莹找个托养机构,总不能这样过一辈子。”但叶微波从未因这些建议动过心,“我从没想过要放弃这个孩子。20多年都过来了,还有什么克服不了。这辈子,我只想好好照顾她。”

  在朋友、邻居们的眼里,叶微波实在不容易,这么多年从未放弃过,也从不向人诉苦抱怨。海月桥社区副主任章淼红告诉记者,当得知叶微波丈夫得病后,社区居民自发捐款想帮帮这位母亲。但当社区干部将钱送到叶微波家时,却被她婉言谢绝了:“大家的心意我领了,但钱不能收,我现在还熬得过去,不能给别人添麻烦。”

  “现在,有政府帮扶,分担了儿子上大学的部分费用。我的养老金和女儿的低保金也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叶微波的话语充满了乐观和坚强。

  当初,医生告诉叶微波,钟钥莹最多只能活十来年。而如今她马上就要过23周岁生日了。是叶微波用心用爱的呵护在创造着钟钥莹的生命奇迹。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叶微波时常会给女儿哼唱这首歌,她知道如果莹莹会开口说话,一定会甜甜地叫一声“妈妈”。

  (本报杭州5月10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体育新闻 00006 爱,呵护一生 本报记者 袁艳 本报通讯员 闫拥洲 陈建伟 2009-5-11 48256F32002924A6482575B2004DF044[A1-袁艳≈A5-闫拥洲≈A5-陈建伟≈B1-吴德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