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F0032版:典藏浙江·改革
3  4  
PDF 版
· “一只梨”引发的冲击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只梨”引发的冲击波
——《一只梨卖了五元钱》助推浙江效益农业迅猛发展

本报记者 朱仁华 陈纪蔚
  一只梨卖五元钱,在10年前的中国确实称得上是一个“奇闻”。而这“奇闻”的背后,正是中国农业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中国农村改革大幕后,中国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1999年,我国农业开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即农产品总体由过去的短缺进入总体平衡、丰年有余的新时期,有些农产品甚至还出现过剩。这为农业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机遇。在新的形势面前,浙江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1998年底提出发挥浙江的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的新目标。

  稿件被省委转发市县领导参阅

  记得1999春节前,到浙江履新省委书记不久的张德江到浙江日报社慰问,在与报社中层干部座谈时,就提到浙报有两篇报道给他印象深刻,其中一篇就是“一只梨卖了五元钱”。他还对这篇报道进行了“解读”,认为这样的典型就是浙江要发展的“效益农业”。

  笔者当时正好参加了这一次会见。过了春节后,笔者又根据张德江书记的这一提示,撰写了“这就是效益农业”的评论。这样从“一只梨卖了五元钱”、“一只梨卖了五元钱的背后”、“这就是效益农业”,这组报道一共刊发了三篇。张德江看到这组报道后,即在当日浙报二版刊发“这就是效益农业”一稿旁作出了大段批示:“请省委办公厅把浙报1月13日、2月1日及〈这就是效益农业〉三篇转发各市、县党政领导同志参阅,相信大家会从中悟出些道理。”浙江省委如此重视并转发浙报一篇普通农业报道,浙报历史上恐怕也不多见。

  报道的鲜活加上浙江省领导如此郑重的推荐,这组报道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它让读者大开眼界的同时,许多人写信、来电到报社询问,去典型所在地参观。据了解,最多时一天去慈溪周巷镇典型所在地参观的人群达7批。

  10年前,人们尤其农民还没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生产方式同样很传统,种养业的效益也可想而知。“一只梨卖了五元钱”,这么高的售价,这么好的产量与收益,在当时这样的背景下,怎能不让人震动?这里的“一只梨”,从个头大小来说是过去农民种出来的梨的2—3倍,而从效益上来说,两者相差更是10倍以上。这无疑是农产品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的重大转变。它对推动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解放思想的作用可想而知。

  几年后一位浙江省领导在讲话中说:“我省从1998年提出发展效益农业以来,已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步,解决‘什么是效益农业’的问题。张德江书记在浙江日报‘一只梨卖5元钱’上批示:这就是效益农业。”由此可见,这组报道对统一浙江全省发展效益农业的思想起到了多大推动作用。“效益农业看浙江,规模农业看山东”,当时在浙江,说到发展高效益农业,“一只梨卖五元钱”成了代名词。报道还被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解放日报》等转载(播),在全国也产生了影响。

  一组成功报道的三点体会

  “一只梨卖了五元钱”这组报道吹响了浙江农业进军新时代的号角。这组报道的成功,回头来看,有几点体会:

  一是要善于发现典型并加以提炼思想。这组报道就是以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为背景,通过对一只梨为什么能卖五元钱的剖析,向人们展示了现代精品、高效农业的精妙所在,提出了要像工业那样去组织农业生产这一重要思想,树立了农业新发展阶段所需的一个好典型。所谓“要像工业那样去组织农业生产”,就是现在常说的农业产业化的思想。报道中老农说的“他们种梨就好像在工厂加工精品”,这话实际上是作者借老农之口概括出来的,也是整篇报道的点睛所在、价值所在!这样的思想对当下的农业生产依然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二要敢于打破常规,写出贴近读者的报道。在1998年6月的一次浙江农业专家座谈会上,笔者听一位专家说起这个典型,便以强烈的新闻敏感性跟踪追击,深入果园采访,与当地农民探讨,反复酝酿,耐心等待,直到第二年1月得知梨在香港市场的确切售价后,才开始动笔。整篇报道敢于打破常规,通篇不讲大道理,只用生动的事实让读者大开眼界;写作生动、细致,文笔简练、流畅,短小精焊,读后让人回味无穷。尤其是把每公斤梨的售价折算成每只梨的价值,并大胆制作成标题,从而形象、鲜明地反映出现代农业的高效益。有人评论:从“一只梨”中,挖掘出了发展效益农业的重要指导思想,确实是一种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的新闻报道好功夫,不愧为经济报道中兼具针对性、形象性、贴近性的难得佳作。从小处着眼,从百姓身边的新鲜事着眼,以小见大,永远是一篇能打动人的好报道的“基本功”。

  三是要大力培养有专长、有思想的记者。一篇经济报道不光出典型,还要出思想,同时要吸引人,这就要对选题、写作等进行精心的策划。这是对记者功力的考验。笔者从事农业农村报道10多年,对整个农业经济了然于胸,这是这组报道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记者如果没有对某一领域长期的跟踪、积累、思考,是断然写不出有份量的报道的。而党报的优秀报道,决不是党委政府报告简单“传声筒”,而一定是需要用心用脑去研究分析大势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然后去寻找鲜活的典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党报要大力培养有专长、有思想的记者,并形成“百家争鸣”的气氛,才能出作品出人才。

  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自己各行各业的典型。在树立典型并推广典型上,党报不仅有责任,而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关键是我们要转变观念,善于从火热的生活、生动的实践中去发掘典型,而不是坐等上级领导指示。党报报道如何从新鲜的生活中去挖掘有价值的典型,如何从程式化的报道方式中解放出来,打破常规,写出贴近读者的生动报道,从“一只梨卖了五元钱”得到许多启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典藏浙江·改革 F0032 “一只梨”引发的冲击波 本报记者 朱仁华 陈纪蔚 2009-5-9 浙江日报f00322009-05-09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