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4年前,杭州世经缫丝厂自备发电机在轰鸣声中点亮浙江第一盏电灯,点亮了浙江电力发展的光明历程。
然而星火初起时,它是那么微弱、昏暗。至60年前解放时,浙江大地只星星点点散落着火力发电厂47座、水电站2座,装机总容量33149千瓦,年发电量仅5937万度,相当于目前浙江电网一天用电的1/6左右。当时,只有在电厂分布的少数城镇有电供应,电网大多是老旧不堪的孤立小网,电压不稳,忽明忽暗的灯光,折射出起步时的艰辛与无奈。
新中国刚刚成立那段时间,沿海战事纷飞,脆弱的浙江电力一直在战火中飘摇。1950年,当时浙江最大电厂——杭州闸口电厂遭国民党空军飞机轰炸,损失颇重,浙江日报还专门作了报道。
浙江电力的第一次腾飞,始于一项宏伟工程——1956年,国务院决策建设我国最大的水利电力工程——新安江水电站。1957年9月,周恩来总理亲临工地视察,欣然题词:“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
由此,浙江电力开始全新的光明历程。
1958年7月8日,为新安江水库建设提供电源的浙江省第一条110千伏黄新线和第一座110千伏变电所塘钨降压站建成投运;
1959年,浙江省第一条220千伏新安江至杭州输变电线路暨220千伏杭州变电所投运;
1960年3月,浙江省电力调度所成立。9月,浙江省第一条从新安江经杭州到上海的220千伏输电线路暨220千伏杭州变电所建成投运。从此,浙江电网不但联通了华东电网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以这条220千伏输电线路为骨干,以杭州电网为中心,开始逐渐联结各地市的独立电网,向统一的大电网发展。
改革开放后,制约浙江电力快速发展的“瓶颈”被彻底打破,随着浙江经济的起飞,浙江电力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虽然也经历了多次缺电的烦恼,但这个“成长的烦恼”,迅速被更快速的电力发展所化解。
如今,浙江已拥有500千伏双环网结构省级主干电网,各电压等级电网也协调发展。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超过30000公里,变电容量超过14211万千伏安;220千伏及以上变电所超过190座;统调用电最高负荷前年就超过3000万千瓦。被誉为电力高速公路的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也在年初落户浙江,由此西部开发的众多巨型水电、山西、内蒙煤田旁众多坑口电站的电力,将源源不断注入浙江。
在沿海,一座座依托港口的百万千瓦级大电厂拔地而起,浙江境内装机容量达到5111.8万千瓦,60万千瓦火电机组这种一座就相当于一个新安江水电站发电能力的大型火电机组,已经成为浙江电力常规的当家机组,百万千瓦级火电、核电机组也出现在浙江电力大军的队伍里。众多“全国第一”、“亚洲第一”,也纷纷出现在浙江电力的光辉历程里——国内第一个核电厂、国内第一个潮汐电站、第一个潮流能电站、亚洲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它们组成了浙江电力闪亮的方阵。
伴随浙江电力的快速发展,浙江百姓的用电状况也大大改善。1996年,浙江电网实现村村通电,2006年,所有浙江百姓实现户户通电。
最近,一张太空拍摄的地球夜晚的照片,无意中透露了浙江夜晚的繁华,从长江口蜿蜒而下的灯火,已经照亮了浙江大地,包括浙江在内的长三角地区与纽约、东京、大阪这样的世界级城市群,作为照片上的亮点广受关注。
星火燎原,60年浙江电力的光明历程,照亮了浙江,更为浙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