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F0015版:典藏浙江·版图
3  4  
PDF 版
· 兴利治患
保命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水利——
兴利治患
保命脉

通讯员 王 磊 本报记者 施晓义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省没有一座10万方以上的水库,没有一座百千瓦以上装机的水电站,没有一个灌区,全省农田都是“靠天田”。

  年长的水利专家还记得,那时我省漫长而分散的1800多公里陆域及岛屿海塘,尚不能抵御一般的台风,就是保护着千万亩土地及近千万生灵的钱塘江北岸海塘也多处坍塌。据1949年10月的调查,在280公里的塘线上,坍塌6.42公里,总体损坏4.41公里,塘前坦水毁坏更多,可谓千疮百孔。因此,杭州解放后,浙江第一个成立的防汛机构便是“钱塘江护塘防汛委员会”。钱塘江中上游虽有一些断断续续的防洪堤,但既未形成较大的包围圈,更没有防御大洪水的能力,大部分城镇没有防洪工程。

  一张百废待兴的版图,摊在浙江大地上。

  新中国成立,浙江水利建设迎来了光辉灿烂的新时代。1950年1月2日,随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座水电站——金华湖海塘水电站的破土动工,我省的水利建设事业揭开了灿烂的华章。

  这一年,省委、省政府郑重推出“防洪为主,结合办理灌溉”、“群众兴修为主,政府扶助为辅”的治水方针。自此,历届省委、省政府根据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推出了一系列治水方针,将浙江水利建设不断推向高潮。全省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兴水利,除水害,不断提高防灾减灾和水资源配置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作用。

  60年来,我省水利建设高潮迭起。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防洪为主,堵口复堤”为重点,到“一五”期间的“防汛抗旱并重,平原山区兼顾”治水;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加强领导、大办水利”,大、中、小型水库修建全面开花,到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0年来,浙江水利建设成就辉煌。至2008年底,全省水利的总投入达1620亿元,建成了10万方以上水库4057座,总库容相当于3800个西湖——达385亿立方米。这些大大小小的水库,防洪保护面积达1000多万亩,灌溉农田1400多万亩,为70%以上的城镇提供优质水源,每年向工农业及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供水90多亿立方米,年发电量60亿度。

  60年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修起了象乌溪江引水这样的大型灌区11处,修造水闸3100多座;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10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5%,其中旱涝保收田达1500多万亩。

  60年来,我省先后建成新安江、富春江、紧水滩等大中小型水电站2570余座,总装机容量达340万千瓦,其中小水电装机容量达168万千瓦,水电资源的开发,推动了山区经济发展。

  60年来,我省累计围垦海涂324万多亩,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改善了沿海生态环境,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目前围垦区的工农业产值占全省总量的近15%。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水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九五”以来,浙江水利建设步入了一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新阶段。“全民动员兴水利,万众一心修海塘”,千库保安、千万农民饮用水、万里清水河道和二轮治太等工程的实施,使浙江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全省新建整修标准海塘1400多公里,标准江堤1000多公里;70多座县城以上重要城镇建成了50年一遇以上标准的防洪工程;累计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400余座;“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使1136万人喝上了清洁安全的饮用水;重点实施的“万里清水河道和农村水环境建设”共完成河道、河沟、池塘整治6100公里,村庄、城镇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省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30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日益得到改善……

  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百姓福祉的命脉。

  兴水之利,治水之患,始终是浙江治水者的使命所在。如今,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省水利正以民生水利为重点,按全面构筑防洪保安、水资源、水环境三大保障体系的要求,继续以“强塘固房”为统领,切实抓好千万农民饮用水、千库保安、万里清水河道及水资源保障百亿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水行政管理,努力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益,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典藏浙江·版图 F0015 兴利治患
保命脉
通讯员 王 磊 本报记者 施晓义 2009-5-9 浙江日报f00152009-05-0900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