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十九届济南全国书博会上,一些出版社和作家们纷纷议论起有声读物的制作,欲让作品脱离默片时代。
张炜的眼睛引发的向往
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公司等许多大型出版社对此已开始有所动作。在网络的海量信息汹涌浪潮下,我们的虽精妙却娇嫩的双眼开始叫苦不迭起来。据说人的一生目力是有限的,你若早早地挥霍光了,目力就会离你而去。著名作家张炜在济南书博会期间,几乎每天要向朋友们解释与抱怨的是自己的眼睛问题:“阅读量和写作量太大,没办法,我也知道多用眼惹出来的毛病,可眼睛不用也不行啊。”朋友们深表同情,同时也希望有声读物能为酷爱阅读写作的同行们带来福音。作家们向往起生活在十九世纪的英国乡村老太太们,一边坐在摇椅上打着盹,一边让年轻的使女读着《柳林风声》……
当然,还有那些希望一边做事一边听书的人、那些既想让孩子听故事又想省点时间力气的人、那些经常在路上的人……有声读物的受众大有人在。
据德国《南德意志报》报道:“在美国和中国一些大城市,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习惯于在地铁、车厢里用MP3聆听有声读物,这些有声读物廉价而方便,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耳朵听而不是用眼睛阅读。在中国最大的有声读物网站——‘有声中国’上,到处有免费的有声读物下载,这种有声读物网站将如亚马逊B+C电子商务模式一样,对传统书业形成可怕的冲击。”
法兰克福书展公司曾就“你认为全球书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威胁”这一课题,对来自86个国家的1324名书业人士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1%的书业人士认为传统的印刷版图书会在未来一段时期日渐式微。认为有声读物将取代印刷读物,只是出于德国人惯性的悲观思维。书籍阅读的迅速和精细,是有声读物不可取代的。但是有声读物的崛起,确实是不可忽视的大问题。比如中国,各种有声读物可以在许多网站得到,人们不需花费什么就能听到流行小说、英语教材和戏曲录音,时间一长,读者可能越来越不爱用眼睛看书,而是习惯于聆听嗓音柔美的播音员朗读。全球书业人士应当重视这个问题。
记者为此采访了一位资深出版界人士,他告诉记者,近十年来在美国和中国,有声读物得到蓬勃的发展,他相信中国即将走进有声读物时代。他预计,未来三年有声读物的市场份额将提高一倍以上。但目前,有声读物对传统书业的影响并不明显,“有声中国”这一类网站不可能威胁到出版社的生存。
有声读物在网络四面开花
有声读物的出版在中国早已起步,已成规模的有金报电子音像出版中心的“有声图书馆”系列、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的“有声书城”系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的“聆听经典”系列、太平洋影音公司的“中外百部名篇”系列等。 “国学”类有声读物势头大长。据新闻出版署称,约占全部选题的四分之一,已形成了一股“国学”热。可是,听友们最热衷的还是网络下载。原因无它,一是海量,二是免费。最有人气的几个网站,免费下载的资料让人看了心里不长草都不行。凡大网站都各有特色。“中国声音网”以文学作品为主,中外古典名著是主打,令人吃惊的是,排在人气榜上的竟然有狄更斯的《双城记》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起点中文网以当代小说出名,其中有一个栏目“我爱听小说”是专为听友设置的,里面混的多是文学潮人。有一位资深文学评论家想重读《战争与和平》,却苦于与张炜相似的眼睛问题,希望以耳朵代替眼睛重读名著。在“评书吧”里,他找到了这部煌煌巨作。令人兴奋的消息还有——在“儿童英语在线”网站里,美国图书馆全部有声读物都赫然在目,打开“Tumble books.com”,配以动画的世界童话名著成为父母们取之不尽的宝库:“Three Silli Billies”(三个傻家伙)摇摇摆摆地晃了出来。“中国母亲”看到这里该乐开怀了,因为动画片的旁白是英语……
早已不想紧跟时尚的中年女人纪雪岚,想不到自己还是赶上了一趟时髦——她天天用MP3听小说和文章消磨时间。 她说,每天要做家务,洗菜、洗碗。做家务这种事很无聊不去说,一做要做很长时间,多窝火啊。家里的那位把一马夹袋蔬菜往你跟前一扔,够你捡一二个小时了。不做吧,这菜就没人烧。还有外出上银行、医院,队伍一长心就急。现在好了,总算在网上找到几个下载小说和古文、诗词MP3的网址了。下载了好多,一边听一边干活,外出办事遇到排队心也不急了。《天龙八部》有50集,每集要听一个多小时,往往一集还没听完,该做的事已做好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据叶京的交代是把王朔的几部小说串起来改编的,我对《与》剧感兴趣,就想看看王朔的小说。王朔的小说要是花钱去买,那就太不值了。从网上找到了《看上去很美》,下载后听了觉得很不错,45集,每集十分钟多一点。不到一个星期,在捡菜洗菜时就把它给听完了。补一句,讲《看上去很美》的这位女播音员不知是谁,讲得很好,声音特好听,有知道的介绍一下啊。 150集的《隋唐演义》,下载了好长时间。这种书没价值,听完就没用了,要是买书看的话,太亏。我比较喜欢宋词,见到有下载,便也下了好多。像这种东西,听得多了就能背出来,挑上机会好时,还能显摆一下自己有学问,何不乐而下载之呢?我还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些能常听的东西,老子、孟子、百家姓,千字文、李渔的《笠翁对韵》。《古文观止》没有下载处,但是《古文观止》里的单篇文章有下载,好文章是百听不厌的,建议去下载。听歌会听厌,听好文章则不会,不信你去试试。从网上下载东西,建议你从凌晨到上午十点前这段时间下载,因为这时下得快。其余时间基本上很慢的。
周国平寻找“自己的声音”
网络下载已经如火如荼,正规出版社却还是坚定地要在里面趟上一脚——总有人看得到乌云背后的太阳。在济南全国书博会上,多家出版社的编辑老总都描述了出版有声读物的蓝图。目前让他们迟疑不决的最大原因是盗版太难防。作家们则更希望找到一个美好的声音把自己的作品再现出来。著名作家周国平在书博会期间和出版社编辑商议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上哪里去为自己的最新著作《最合宜的位置》寻找最合宜的声音:“我相信,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这个位置仿佛是在他降生时就给他准备了的,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我还相信,这个位置既然仅仅对于他是最合宜的,别人就无法与他竞争,如果他不认领,这个位置就只能是浪费掉了,而并不是被别人占据了。我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念,是因为我相信,上帝造人不会把两个人造得完全一样,每一个人的禀赋都是独特的,由此决定了能使其禀赋和价值得到最佳实现的那个位置也必然是独特的。”周国平的文字唯美而平实,哲理与意趣兼具。但出版社为他找了好几个朗读者都不中意,其中不乏优秀的电台播音员、电视台主持人、讲解员及语文教师。但他认为自己的作品需要有好的声线表达,但又不能有播音腔,周国平说起著名演员蒋文丽的姐姐,曾经因为着迷于他的作品而与女儿两人一起出声朗读起来。后来,她们将自己朗读录音带寄给了周国平,让周国平大为赞赏,觉得这就是“最合宜”的声音了。但蒋文丽的姐姐因各种原因无法为周国平担纲朗读者角色,所以,周国平与出版社直到现在还在寻寻觅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