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我丈夫吹响了
进军江山的军号
· 首批50种基层
就业岗位公布
· 大学生创业:“零首付”
· 母亲节,陪着妈妈去散个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江山市坛石镇上王村82岁的李秋英老人,至今珍藏着解放前夕浦江衢游击支队江山第一大队的军号号嘴——
我丈夫吹响了
进军江山的军号

本报记者 毛广绘 江山市报道组 姜小武
  60年前,江山解放。

  60年后的今天,江山市党史办主任徐青来到地处江(山)常(山)边境的江山市坛石镇上王村竹子林6号,看望慰问82岁的李秋英老人。当年,她的丈夫王成柏吹响了进军江山的军号,至今,她还珍藏着解放前夕浦江衢游击支队江山第一大队的军号号嘴。

  在李秋英的记忆中,解放江山的战斗很快,但之前的准备工作是漫长而艰苦的。

  1947年11月,中共闽浙赣区党委(省委)城市工作部派员抵达江山,开展城市地下工作,为解放江山作好准备。竹子林四面环山,古木参天,几座散落的泥墙破屋,隐没在绿林深处,仅有一条小道进出,地势十分险要。1948年秋后,地下党领导人高展同志来竹子林发展地下党组织,就住在李秋英家,王成柏负责警卫工作。

  “他们白天见不到人,只有晚上才回来。” 李秋英说,由于长时间出没深山老林,高展等人满身都是虱子,“衣服上的虱子都可以串成珠了。”那时候高展个把月来一次,住几天就走。每次高展来到家里,李秋英都要给他洗衣服,里里外外洗个透,然后放在饭甑里蒸,又放在锅里煮,就这样洗了四五次,才除尽了他身上的虱子。

  1949年3月,队伍迅速壮大到90余人,浦江衢游击支队江山第一大队正式成立,高展任支队长兼政委。在竹子林,他们学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习军事知识,并从收音机里收听解放战争的消息。那时候,王成柏是游击队里的小号手,天天都要练习吹军号。

  1949年5月4日,游击队员们从收音机里收听到山城开化解放的消息,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当即在竹子林召开全体会议。高展在会上传达浙东党委的指示,宣布“约法三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求做好准备,迎接大军解放江山。5月5日,游击队全部到竹子林集中,队部就设在李秋英家里。高展同志作了战斗动员,发动书写“欢迎解放军”、“拥护共产党”、“共产党万岁”等标语。游击队员们擦枪备弹,准备担架,通宵达旦。王成柏把红绸被面撕成一条一条,缠在每名战士的左胳膊上,缚在每条枪上,以此作为行动记号。那时,李秋英的孩子刚两岁,公公和婆婆身体都不好,丈夫要忙着队伍里的事,她也积极参与游击队的活动,给游击队员们烧开水,把家里的新茶都拿出来,每天都要泡整整一大缸茶。

  5月6日上午,近百人的游击队在李秋英家门前集中,不少青年农民带上土枪、长矛、柴刀,加入队伍。11时许,王成柏吹响了进军号,游击队奉命赶到大陈,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四十六师一三八团,于下午一举解放江山县城。

  60年来,李秋英依然住在那座泥墙瓦房里,天天打扫,收拾得很干净,丈夫用过的号嘴,她也珍藏着,经常拿出来擦拭。

  (本报江山5月6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11 我丈夫吹响了
进军江山的军号
本报记者 毛广绘 江山市报道组 姜小武 2009-5-7 F78C34014F33190A482575AE0051DCC9[A2-毛广绘≈B1-李回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