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写生态文明的精彩乐章
——我省全面扎实推进“关注森林”活动
【前言】 城市与乡村互动,人文与景观相融,生态与经济共赢,一场在全省范围如火如荼开展的“关注森林”活动正在浙江大地不断刷新着发展面貌,丰富着发展内涵,提升着发展品质。创建森林城市,培育森林文化,优化森林生态,完善林权制度,拓宽兴林富民,一个个举措恰似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合奏成一曲曲打造生态文明的精彩乐章。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一件大事。
近年来,我省积极有效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全力推进“关注森林”系列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关注森林、关注生态、关注林业事业中,成绩喜人。
第一章 让城市在森林中呼吸
树木是城市的造氧机,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对改善生态状况、优化人居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去年初,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会同省委宣传部、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省政协人资环委、省广播电视局、浙江日报社、省教育厅和团省委联合成立了浙江省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并召开了“全省关注森林启动大会”。
鉴于此,推动森林城市城镇创建成了我省“关注森林”活动的一大重要内容,旨在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切实提高城市居民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满足城市居民“开门见树、亲近自然”的生态渴望。
创建森林城市,标准需先行。为此,省关注森林执委会及时制定公布了《浙江省森林城市(城镇)主要评价标准》、《浙江省森林城市(城镇)申报办法》和《浙江省森林城市(城镇)核查办法》,并积极指导各地科学编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各地对照标准,积极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据统计,在去年一年间,全省共有4个城市和8个建制镇申报省级森林城市(城镇)。经专家组考核,义乌市和江山市成为我省首批2个省级森林城市,余姚市泗门镇、温岭市大溪镇、绍兴县夏履镇成为省级森林城镇。同时,协助杭州市政府积极开展杭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而今,创建活动对我省林业工作推动巨大。江山市在获“省森林城市”称号后,于今年植树节之际,提出了一项覆盖全市312个行政村、造林绿化与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的“312”新农村绿化运动方案。至3月底,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栽种各类绿化苗木450多万株。
第二章 培育森林文化品牌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没有文化品位的城市,是没有生命力的,更是没有竞争力的。而以倡导绿色生活为主要内涵的森林生态文化更是已经成为营造现代城市文化的主要潮流。
文化需要载体来培育和表现。为此,我省积极搭建各种活动载体来培育森林文化。
2008年,我省组织开展了省树、省花评选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参与,累计收到130多万人的投票,配套开展的征文大赛、摄影大赛、大学生辩论邀请赛等专题活动更是精彩纷呈,森林文化的独特魅力得到充分展示,评选活动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社会效应。最终,樟树和兰花分别被评为我省“省树”和“省花”。
去年秋,我省举办了首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参展企业450家、展位730个,接待了来自63个国家的8.2万客人,总成交额达10.95亿元。森林产品博览会与森林旅游节、长三角花卉产业论坛一起,构成了我省颇具影响的三大森林文化品牌。
第三章 让绿色处处铺展
我省地处东南沿海,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形势一度不容乐观。围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省坚持把构建绿色家园作为推进“森林浙江”建设的着力点。
进一步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去年我省将公益林最低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15元。还妥善解决了集体和林农经营的风景林补偿资金问题,将91.21万亩风景林纳入财政补偿范围。同时,加大对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的补助,每亩提高到17元。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组织编制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召开了全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现场会,去年全省新建泥质海岸基干林带100多公里。
城乡绿化建设步伐加快。去年,我省组织编制了浙江省村庄绿化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开展了城镇(乡)推进村庄绿化试点和农田林网改造试点,全省共命名3510个“绿化示范村”和15个绿化示范镇(乡)。到目前,全省已建设绿色通道5912公里,清水河道岸绿工程7399公里。
第四章 让发展活力充分释放
产权制度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了生产力的效率。到去年初,我省已经成为全国率先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的四个先行省份之一。在此基础上,去年,我省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完善。
制定浙江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在丽水市及临安、建德、安吉、仙居、江山、开化6个县(市、区)挂牌成立了林权管理中心,新增编制121人,加快了林木、林地的流转。
稳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全省发生当年林权抵押贷款额超过3亿元,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林业生产
中,使农民得收益,生态得保护,林业得发展;我省还全面实施全额返还林业“两金”改革,去年,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总额达1.6亿元,实现了山区林农“零税赋”。
今年,省关注森林执委会按照明细产权的要求,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巩固完善主体改革成果。进一步规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转换,建立健全林业要素市场,组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积极盘活森林资源资产。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健全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启动实施政策性林木保险工作,拓宽林业融资渠道。
第五章 兴林富民有作为
我省“七山一水两分田”,山区经济发展对我省全面实现小康至关重要。而山区经济发展,林农增收致富,希望在山,潜力在林。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提高林业生产力,实现创业富民,是我省关注森林活动的题中之义。
为此,我省在林业产业发展上做足文章。立足山区民生问题,确立林业发展思路和重点,有力推进兴林富农工程建设,使得我省从林业资源小省一跃成为林业产业大省。
近年,省委组织部、省农办和省林业厅联合命名了115个兴林富农示范乡镇和674个兴林富农示范村。据统计,这些村镇农民年人均收入7375元,其中人均林业收入3032元,占人均收入的41.1%,占人均农业收入的83.2%,兴林富民成效十分显著。
在培育林业产业方面,去年,我省在新启动的27个竹子现代示范区建设县累计投资4.2亿元,完成改造面积70万亩,建设竹林道1200公里;同时,大力打造有区域特色的竹木加工产业带。围绕竹木加工走集约经营、循环发展之路,提升具有地方特色、产业基础、竞争优势的制造业水平,嘉兴的胶合板、云和的木玩具、温州的木家具等一大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林业产业带蓬勃兴起,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