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祝贺浙江日报创刊60周年
3  4  
PDF 版
· 湖州千方百计保增长
齐心协力促转型
科学发展创新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9年5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湖州千方百计保增长
齐心协力促转型
科学发展创新业

  湖

  州

  千方百计保增长

  齐心协力促转型

  科学发展创新业

  湖州是一座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也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得名的城市,下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两区,面积5818平方公里,人口258万。

  湖州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山水清丽、生态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社会和谐稳定;奋力崛起、发展势头强劲。

  湖州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重点城市之一,综合实力位居中国百强之列。2008年,湖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达到1034.8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四万元,达到40089元。财政总收入133.78亿元,增长17.3%;地方财政收入71.61亿元,增长16.1%。

  湖州产业结构已经形成了以新型纺织、新型建材、医药化工、特色机电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柱、电子信息和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格局。与浙江大学“市校合作共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创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去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湖州全市上下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以“千方百计保增长、齐心协力促转型、科学发展创新业”为实践总载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解放思想求创新

  3月23日至25日,湖州市100余名党政干部接受了一次解放思想的“头脑风暴”洗礼。

  在湖州市委主要领导带领下,湖州市党政代表团100多人怀着加快科学发展的迫切希望,带着学习先进经验的强烈愿望,来到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江苏省无锡市和常州市,切身感受两地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认真学习两地科学发展的成功实践。

  短短两天半之行,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引起了极大震动。两地超常的发展速度、巨大的发展成果,使代表团一行强烈感受到了落后于人的危机感、紧迫感。

  “通过考察,大家收获很大、启发很大,震撼也很大。大家认识到,与苏南两地的差距形式表现在发展速度上,实质体现在精神状态、目标定位、工作作风、督查考核和干部激励等方面,但最根本的差距是在解放思想上。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苏南地区的先进经验,解放思想、找准差距、加快发展,把两地加快科学发展的理念、思路、精神、经验带回去,结合湖州实际,对症下‘药’,才能以创新的思路克服各种制约因素,加快推进湖州发展。”湖州市委主要领导说。

  继苏南学习考察后,湖州市委再次举行了“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专题读书会。市委常委、市政协主席、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副市长以及各县区委书记、湖州经济开发区和太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均结合苏南学习考察的体会和各自工作实际进行了交流、发言。

  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使得湖州市全体干部在寻求对策的过程中,形成了“合心、合力、合拍”的浓厚氛围,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聚共识”。

  

  千方百计保增长

  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湖州市始终突出一个“实”字,做到“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提倡实干、务求实效”,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学习实践活动来推动“保增长、抓转型、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各项工作,以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来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确保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湖州市便密切关注宏观形势变化,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超前谋划,积极应对,坚持一手抓防下滑、保增长,一手抓促转型、增后劲,掌握了工作主动权。

  2008年初,一场50年未遇的冰雪灾害,使湖州直接损失76亿元,8600多家企业受影响。随后,在湖州市当年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确保经济“即期不下滑、长期有后劲”的工作方针。这两句话掀开了湖州未雨绸缪应对金融危机的序幕。

  去年年中,针对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的问题,湖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按照省委、省政府“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要求,提出了“保增长、促转型、增后劲”的工作要求。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逐步扩大,湖州市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又提出了“政企同心、共克时艰”的口号,要求县区和部门“一切为了企业增强信心,一切为了帮助企业战胜困难,一切为了企业健康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提振信心、帮扶企业渡过难关的政策措施。

  为了体现对企业家的关心,湖州市给重点骨干企业家和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每人配备一个保健药箱;为企业家就医开通绿色通道,建立健康档案。今年春节刚过,上班第一天,市委、市政府领导便到3县2区的大中型企业进行慰问,听取企业家意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除了身心上的“送温暖”,湖州更注重在运行上帮扶企业。

  由湖州市相关部门牵头,每月组织一次银企对接,累计帮助协调解决了28亿元资金,很大程度上为湖州企业平稳发展畅通了道路。在“贷款数量能多则多,速度能快则快,利率能低则低”的导向下,各金融机构加大了支持力度,政银企联合演绎了“共渡难关、共克时艰”的美谈。

  信心凝聚了力量,信心鼓足了干劲。

  围绕防下滑、保增长,湖州市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全面落实推动创业创新的“1+8”政策;及时研究制定扶持工业发展“25条”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15条”政策;通过多策并举促消费、开拓市场稳出口。

  借着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的东风,湖州又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制定了重点项目“两个计划”:2009~2010年政府导向性重大项目计划以及向上争取重中之重项目计划,并具体列出2009年投资类项目“三个单子”,实施类项目120个,总投资800亿元(当年完成200亿元),预备类项目30个,总投资12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有7家世界500强企业选择投资湖州,三一工程机械、海信惠尔浦家电、南洋药业、百密逊生物医药、新长宁动漫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户,为湖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加了筹码。

  

  迎难而上抓转型

  金融危机给湖商上了深刻的一课,困境表象是外部环境严峻,但根本原因则是产业层次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实现持续增长,关键是转型升级。

  围绕抓转型、增后劲,湖州市坚持把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着力点来抓,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工业“二三三”结构调整。2008年,湖州市金属材料、机电制造、现代轻工三大特色优势产业产值总量首次超过纺织、建材两大传统产业。这意味着湖州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些看似简单的数据背后,折射出湖州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导向和路径。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大企业科技创新扶持力度。总投资5.6亿元的南太湖科创中心一期工程建成使用。2008年,湖州市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达58家,12家企业入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100强。湖州的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推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力促进了“高、精、尖”行业的发展。

  2008年底,湖州市召开市委六届七次全会,进一步制定出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纲要被列入发展规划,“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等现代服务业成为重点发展的第三产业。

  “转型升级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途径。这几年湖州始终把加快转型升级作为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关键之举和根本之策,这对于湖州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湖州市政府主要领导说。

  在工业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同时,湖州市还坚持扎实推进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和浙江大学紧密合作,深入实施“1381”工程,以“市校共建”的模式,积极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努力形成城乡互动的发展局面。

  中心城市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目前,湖州市加快了中心城区的有机更新步伐,中心城市已初步彰显出“生态、文化、精致、和谐”的特色。

  

  改善民生保稳定

  保民生,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永恒使命。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在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的特殊时期,湖州市将保民生的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

  为了解决民生问题,2008年7月,湖州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实施了《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若干意见》,抓好改善民生“八大工程”和十个方面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破解“低收入群众增收难”、“就业难”、“读书难”、“看病难、看病贵”、“社会保障难”、“环境保护难”、“困难群众住房难”、“群众维权难”八大难题,真正把全面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如今,湖州市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16045户低收入农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其中,15%以上的低收入农户年均收入超过4000元;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湖州市每个社区都为辖区内零就业家庭建立了特殊档案;全市义务教育学生教科书全部免费,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借读费也全部减免;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总人数达175万人,参合率达97%,为45.99万参合农民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

  今年,湖州还将实施社保、安居、卫生等一大批民生工程,总投入达63.56亿元。

  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有力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008年,湖州市全年实现了刑事发案、安全生产事故“两个下降”,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突发性事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顺利实现创建省级“平安市二连冠”和全市各县区平安创建“满堂红”。

  

  强化保障优服务

  当去年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发生后,湖州市不少企业也深受影响,发展处于特别困难时期。

  “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需要各级干部实行面对面、实打实的服务!”湖州市委主要领导说。

  2008年,湖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提振企业信心、帮扶企业渡过难关的政策措施。建立企业运行联席会议制度,对部门和企业提出金融机构对企业大额收贷行为、企业裁员关停、涉企行政处罚行为、部门各类检查评比活动等“四报告”要求。

  今年,湖州市紧贴实际,扎实推进了以“百个项目促转型”、“百件实事惠民生”、“千名领导破难题”和“千名干部助千企”为主要内容的“双百双千”专项行动。

  在“千名干部助千企”、“千名领导破难题”活动中,湖州市共有1186名机关干部,深入1156家规模以上企业,有针对性地在政策、科技、信息、资金等方面提供多种形式的对接服务,帮助企业在严峻经济形势下破难题、度危机。今年1至2月,市机关干部负责助推的129个项目中,已有89个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4.1亿元。

  为了更有效地帮助企业破解瓶颈,湖州市有关部门还专门成立了“推进办”,建立了领导联系制、部门助推制、“6+X”协调制、督查推进制等6项工作制度,实施了分片包干推进措施。

  与此同时,各县区还结合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的项目助推活动。德清县的“服务企业保增长”专项行动,长兴县的“亿元项目攻坚”活动,安吉县“三位一体”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吴兴区的“百名干部进企业促项目”行动,南浔区的“双百工程”……各项活动的开展,让干部真正下到企业,真心为企业服务。

  化解困难,应对挑战,勇闯难关。

  湖州,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埋头实干,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新兴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和长三角重要的休闲旅游中心、区域交通中心、区域物流中心等“四区三中心”建设,努力打造富庶湖州、法治湖州、文化湖州、平安湖州、生态湖州,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

  浙江日报近年湖州报道检索

  2009年4月26日

  《湖州专利申请增幅跃居全省第一》

  2009年4月20日

  《湖州全力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唱响旅游惠民之歌》

  2009年1月6日

  《湖州军民携手结对奔小康》

  2008年12月22日

  《湖州工业漂亮转身》

  2008年10月11日

  《湖州生物医药产业强势崛起》

  2008年8月15日

  《田野上的大合唱——新农村建设“湖州经验”的调查》

  2008年7月27日

  《湖州外贸出口“逆风”跑出佳绩》

  2008年5月16日

  《湖州:让出城中黄金宝地 打造全民健身中心》

  2008年4月30日

  《湖州欲投资亿元资金 引进科技领军人才》

  2008年3月31日

  《湖州万名干部下基层服务一线创新业》

  2007年11月30日

  《湖州大力推进高效生态现代化农业》

  2007年7月1日

  《湖州破解难题 领导既“挂帅”又“出征”》

  2007年5月23日

  《湖州打造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

  2007年4月2日

  《百连结对百村 携手共建新农村——南京军区政治部要求全区部队学习借鉴湖州军民共建新农村经验》

  2006年12月21日

  《湖州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奖”》

  2006年5月22日

  《浙大与湖州共建 省级新农村建设实验示范区》

  2006年3月27日

  《工业垃圾集中处理 湖州全省率先破题》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祝贺浙江日报创刊60周年 00011 湖州千方百计保增长
齐心协力促转型
科学发展创新业
2009-5-6 浙江日报000112009-05-0600027;浙江日报000112009-05-0600028;浙江日报000112009-05-0600023;浙江日报000112009-05-0600024;浙江日报000112009-05-0600025;浙江日报000112009-05-0600020;浙江日报000112009-05-06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