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祝贺浙江日报创刊60周年
3  4  
PDF 版
· 春色满园绿意浓
· 海正 劳模的摇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海正 劳模的摇篮
  海正 劳模的摇篮

  从1977年至今,海正药业先后培养出5位省部级劳模,称其为劳模的摇篮,当之无愧!

  这些劳模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爱岗敬业、奋发进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用忘我的工作热情、强烈的奉献精神、锲而不舍的开拓意识感召着海正人,不仅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更为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就是:白骅、徐阿堂、陶正利、包如胜、钟仙娥。让我们一睹他们的风采吧。

  白骅 作为海正的领头人,海正药业董事长兼总经理白骅已陪伴海正走了41年,带领它走过了28年。1988年,白骅当选“浙江省劳动模范”;199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当选全国九届人大代表、省级优秀共产党员、第四届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中国医药杰出企业家等。

  白骅两次出席APEC会议,成为国内制药企业第一人;他带领海正人通过了国际药政注册之路上的道道关口,成为国内获得最多国际认证的制药企业;他挺起了中国制药工业的脊梁,把中国制药业推向国际圆桌的高平台。

  1968年分配到海正工作的白骅,在1977年被选进了工厂的领导班子。一上任,就顶住压力,拿出8万元买下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制的克念菌素的技术成果,让海正掘到了第一桶金。1981年,由于突出的业绩和能力,年轻的白骅走马上任,担任企业负责人。1986年2月,全国招标阿霉素项目。在白骅的决策下,以60万元购买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阿霉素实验室工艺成果,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填补了国内阿霉素生产的空白。从1992年开始,白骅带领企业与上海农药研究所合作,逐步实现了阿佛菌素产品的产业化。

  从“花钱买鱼”到“借池养鱼”、“放水养鱼”,直到现在的“筑池养鱼”,白骅的“鱼论”哲学体现了这位领头人清晰的企业发展思路。在他的带领下,海正依靠公司自身科研力量选题研发,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链,创造了自主品牌。到目前为止,已经储备了20多个国家二类以上新药。

  在国际化发展战略上,白骅同样表现出惊人的战略眼光。早在上世纪80年代,白骅就提出海正要走自己的路,要创民族医药品牌。于是,海正开始了FDA认证征程。1992年妥布霉素通过了FDA验收,海正拿到了迈向国际市场的第一张“通行证”。如今,海正已有18个产品通过FDA认证,15个产品获准欧盟EDQM注册,1个产品通过澳大利亚TGA认证。专利申报达110多项,专利申请覆盖国家包括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等,专利申请类型涉及创新化合物、工艺及晶型、用途、药物组合物等方面,已有30多项专利获得授权证书,被省知识产权局认定为“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海正的产品跨越了各种门槛,已经走向了国际医药之路。

  在白骅的身上,清晰地记录着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工业崛起的道路,也记录着中国企业家成长的历程,更记录着浙商走向世界的辉煌。

  徐阿堂 1966年进入海正的徐阿堂,从一个知青自学成才,成为海正历史上首位在工程改造、装备更新等技改工作中能挑大梁,并组织指挥的“工人专家”,号称“拼命三郎”。1996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同时获“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在海正工作40多年,徐阿堂在生产工作中一贯身先士卒、指挥靠前,以党员的形象感召、带动职工群众;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坚持走自己武装搞技改、锻炼队伍短平快的道路。十几年来,他带领安装队艰苦工作,自身多次受伤骨折不下火线,为公司从“七五”至“十一五”期间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企业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争得了时间,并节约了上千万元的安装费用。

  徐阿堂作风廉洁。他主管过的技改项目上百项,为国家和企业严格把关,表现了可贵的敬业精神,为国家、企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劳动者的楷模,徐阿堂曾被授予县先进生产工作者,被评为1981年~1991年的椒江工业系统先进生产工作者,1987年、1988年和1995年度的市(区)优秀党员。

  陶正利 1975年进入海正的陶正利,从自学成才到担任车间主任、企业副总,30多年来曾主持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多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这些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次、三等奖一次。1998年被评为台州市拔尖人才,1999年获“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陶正利在新产品开发及产品工业化工艺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先后主持研发的阿佛菌素、洛伐他汀等新产品项目,先后均成为海正的主导产品和重要产品。阿佛菌素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成为海正真正“富起来”的主导产品,洛伐他汀则从当年的二流产品成长为年销售五六亿元的产品,在海正的第二波增长中居功甚大。

  以企业自主创新为己任的陶正利,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生产管理经验。他任劳任怨,在企业技术创新、降本增效、节能管理等方面均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带出了一大批技术、管理的骨干。陶正利目前任公司资深副总裁兼生产与技术委员会主任,他坚持以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为中心,正在为海正实现从规模粗放型增长向经济质量增长方式转变、从传统经营向创新管理转变作出更大的贡献。

  包如胜 1994年加盟海正的包如胜,目前任EHS副总裁,负责全公司EHS目标的实现和EHS相关工作的管理。2003年,被授予“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2001年后的几年里,在包如胜的主持下,海正接连完成了克洛索隆的中试、吡喹酮的稳定生产、伊维催化剂的降耗、艾地苯醌及法昔洛韦的工艺改进等课题,他也被提拔担任了车间的副主任。此后,海正将研制降血脂新药的重担落到了包如胜肩上。在包如胜和试制组同志们的努力下,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终于成功研制了一只以全新工艺制造的XF,检测数据完全符合客商要求。XF避专利生产的成功,使海正一举成为世界仅有的四家生产厂之一,面市后订单纷至沓来,半年销售达4.4亿元,为海正2003年的辉煌业绩增添了重要的一笔。

  经过长期的摸索,包如胜向干部员工逐步导入EHS竞争理念,将EHS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个细节,成为工作必不可分的一个环节,形成了海正一整套治理与发展和谐共处的系统,为打造绿色海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钟仙娥 钟仙娥是“老黄牛”式的好工人、先进生产者、海正创业史上第一位省级劳模。1977年获“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钟仙娥1964年调入海正。1977年至1978年期间,钟仙娥在回收车间工作,她和工友们一起回收大量的醋酸钠,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钟仙娥是一位任劳任怨的普通女工,她的至理名言是“我是工人就要做工”。她从小角色做起,工作中从不敷衍塞责,在班组里更是担当着模范带头的角色,在海正多年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把这种“老黄牛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1985年以来,钟仙娥历年被评为厂级先进生产工作者。1986年,钟仙娥退休后,仍然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海正的发展情况。她一生光明磊落,她那“老黄牛”式的奋斗精神、优良作风激励着新一代海正人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祝贺浙江日报创刊60周年 00014 海正 劳模的摇篮 2009-5-6 浙江日报000142009-05-0600024;浙江日报000142009-05-0600025;浙江日报000142009-05-0600026;浙江日报000142009-05-0600011;浙江日报000142009-05-0600027;浙江日报000142009-05-0600028;浙江日报000142009-05-06000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