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柳市
柳市简介
柳市是温州市电气产业发源地,是我国最大的低压电器生产和出口基地的核心区域,占有全国近2/3的市场。全镇从事电气行业的大小企业近2800多家,其中企业集团23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如今柳市的电气行业在产业结构、市场网络、产品品牌、技术进步和企业制度建设等方面已有质的提高和飞跃,在温州市同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最多,综合实力列全国千强镇第14位,连续十多年稳居温州市第一强镇位置,被誉为“浙江省品牌强镇”。
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在《诗经》里它是那个遥远、美好却已成追忆的春天;“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唐诗里它化身春天的使者;“江南柳,叶小未成荫”,在宋词中它成为了盛大的江南意象中,最葳蕤的那抹翠色。身系中国的离别、乡愁、春夏秋冬……作为中国大地上最深情的植物,它拥有自己的文化骨骼。
它是柳市的文化图腾,像父母赋予孩子以生命和姓名一样,赋予了这片土地以名字和生机。而只有在柳市,我们才能真正读懂数千年来中国人“折柳送别”的文化传统——
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的窘困环境,让柳市人必须要走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谋生路,改革开放初期,当大多数中国企业还停留在“以产定销”、“按计划销售”的阶段时,柳市人早已踏上“十万供销大军闯天下”的征程,像柳树那样,在冰消雪融之前便已经感知到了春天。
这一去山高水长,却并不意味着生若浮萍。每个远行的柳市人,都是一株来自江南的柳树——插柳成荫、随地可活、永远能擎起一片天空、握紧一方厚土。因此,那能屈能伸、顽强而柔韧的柳,便成为了对远行者最美好的祝愿与叮咛——世界上没有一方柳树所不能扎根的土地:去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正是这种柳树知春早的性格,让柳市以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为起点,较早地实行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股份合作制为特点、商品市场为依托的经济格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正是这种落地生根的蓬勃生命力,让一粒在冰雪下萌发的商业种子,如今叶已成荫子满枝,柳市这个本为群山阻隔的寂寂小镇,已经成为制肘中国电气行业的中心;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柳树精神,赋予了柳市人不竭的前进动力。柳市200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75.93亿元,其中实现工业总产值375.2亿元;财政总收入1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360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涌动在柳市大地上的澎湃如春潮的创业激情。
市
市,是工商精神落定之后所呈现的葱茏,像原上的草、腊月的梅、河边的柳……柳市,柳树下的集市。她形成村落于诞生了《史记》的西汉,她壮大成镇于《清明上河图》里北宋。儒学中最有生命力的“倡导义利事功、主张惠工通商”的南宋永嘉学派,是柳市精神的源泉;作为“温州模式”的发祥地与“中国电器之都”,柳市镇在中国复兴之路上留下了坚实的步伐。
天下电器,柳市制造、柳市集散——“在柳市的大地上,没有经济的冬天。现在这场金融危机的洗礼,将会让一个顺利完成转型升级的新柳市跃然而出。”柳市人,谈笑论往今,这份从容来自国家有效的危机应对措施;来自柳市镇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健全、产业集群化和规模化体系完备、相对牢固与稳定的产业格局;来自以打造“和谐经济”、优化企业的投资兴业环境为抓手,全面加快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柳市镇委、镇政府。
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与深厚的商业文化底蕴,造就了柳市最独特的“特产”——一大批具有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超前意识、创新意识的民营企业家,他们以敏锐的市场嗅觉,早在2006年开始就已纷纷踏上了产业升级之路,提前展开提高专业化和企业竞争力的发展战略,让柳市电气,成功获得了寒冬里的生机、危机中的机遇,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蓬勃发展态势。同期,柳市镇委、镇政府则建立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争取到了温州检验检疫局乐清办事处、经济社会服务中心、海关等办事机构落户柳市,为企业节约时间和资金,加快货物流通;此外,规划中的 “五纵五横”城市道路网、文化中心、客运中心、垃圾焚烧处理厂等城市配套设施均为柳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从柳树开始,春天盛大起来了,江南的山山水水被万条垂下的绿丝绦点燃了,迸出万紫千红——在柳市,我们能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实力和信心,我们能触摸到中国复兴之路上的荣耀与骄傲,我们能领略到文化底蕴、工商文明与美好时代所共同培酿出的富庶繁华。
文/齐兰兰 邱璐一 设计/沈姝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