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外贸依存度高、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浙江地区外贸坏账频发,大量出口应收账款无法追回。2008年仅宁波地区,在中国信保报损的金额就达3740万美元,同比增加140.4%。坏账出险地域与金融危机蔓延的过程基本吻合,案件普遍具有金额较大、破产频发、纠纷严重等特点,受损商品涉及纺织、汽配、家装、建材等多个行业。为此浙江外贸行业应转危为机,借机提升抵御国际贸易风险的能力。在现阶段加强风险预警和监测,跟踪金融危机发展,转嫁出口收汇风险;但长远来讲,还是应该改变产品同质化现状,加强信用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信用失衡现状。
浙江出口企业应借机完善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和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强化风险监测和防范意识。专门设立独立信用管理部门或风险管理岗位,负责客户资信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拖欠处理;同时跟踪金融危机发展,密切关注世界主要货币汇率和贸易伙伴国家政治、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深入研究商品供求状况及价格走向,防范市场风险。
浙江外贸企业可采用各种金融保险工具转移风险,如出口信用保险、国际保理、福费庭、银行保函等,在避免信用风险和汇率波动的同时,获得坏账担保、出口信贷融资和客户资信调查。金融危机下,外贸企业还常常伴随着资金周转困难及授信扩张受限等困难,因此可采用各种应收账款融资或结构性贸易融资方式,如出口议付、出口托收贷款、票据贴现、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等业务。
金融危机下,浙江外贸企业可利用“和合”或“抱团”的内在文化禀赋,在政企联合、银企联合、强弱联合、行业联合、企业内部联合各层次上,进行维权抱团,例如以大型强势企业带领中小弱势企业,或将中小企业联合起来进行坏账抱团处理。加强信用风险后期管理,定期了解进口商的信用变化状况、财务状况和付款情况;在账款逾期后,及时查明原因并果断进行催账工作,并根据具体金额和情况,在协商、仲裁、诉讼或委托专业机构下选择合理追收方式。
现阶段整个浙江外贸行业应在资金、报价上共同协作,共享信息、技术资源,不搞恶性价格竞争,争取有力谈判地位。同时,通过自主创新或技术引进改进产品质量,建立和推广自主品牌和商标,以优质的贸易配套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变产品同质化现状。建立多元化市场结构,避免对单一地区或单一国家市场的过分依赖。
在实务操作中,外贸企业应发挥内部控制机制,规范实务操作程序。财务部应做好应收账款“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根据客户的业务量和信用情况授予一定的信用额度;监督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谨防良性欠款演变恶化;规范应收外汇账款的会计核算,并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业务部应暂时减少赊销业务和风险较大地区的出口业务,选择适当的贸易术语和结算方式,科学拟定国际贸易合同,严格审核信用证,注意产品质量严格按照合同及进口国标准,并做好产品质量证据保全工作。
同时,政府应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企业树立现代信用文化理念,提升外贸风险意识,建立更加务实、法制的,同时注重伦理和经济维度,并以契约和信息为核心的现代信用文化。建立国外企业资信调查数据库及海外商账追偿网络,加强对出口信用保险、国际保理等业务的支持力度和企业参保的补贴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