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消费也是生产”
· 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
· 一百年前的远见
· 他山之石
· 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
· 从“863”到“973”
· 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培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
李崇富
  改革开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伟大革命,必须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

  改革开放,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和平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我国体制上积累的弊端已到妨碍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必须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这是我们时代提出的历史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过程及全局看,体制改革是其中一个必经的发展环节,是我们时代提出的前沿性历史课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发展和逐步取得胜利,需要各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广大人民世代奋斗,并不断解决各个时代的历史性课题的过程。对此,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贡献,是创立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列宁的主要贡献,是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在帝国主义统治体系的“薄弱环节”首先获得突破,在俄国第一次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在中国,毛泽东的主要贡献,是根据我国国情和革命实践,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而邓小平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和主要任务,则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要革传统的僵化“体制”的命,即通过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通过完善基本制度,使社会主义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这种体制性的革命是其制度性革命的继续和深入。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各国,如果不适时而正确地进行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就会由于体制僵化而窒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社会主义事业就可能走向停滞、萎缩和失败。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看,体制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取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目的在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邓小平看到我国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不仅同社会主义制度有关,而且同体现这种制度的体制也有关。他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个科学论断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深化和发展。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体制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根本方法和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力地表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是完全正确的战略决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和历史的统一看,只有通过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才能找到和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模式。科学社会主义为我们提供的是基本原则,而不是固定和现成的模式。因此,我们党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探索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30年来,我国通过实行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全面的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伟大成功,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奇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之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改革开放既然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就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没有困难和问题。然而,改革开放中遇到和积累的矛盾与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才能创造条件逐步解决。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始终保持其正确方向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因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所以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是它内在的客观逻辑和现实要求。

  所谓“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质和发展方向上,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力求完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怀疑、背离和抛弃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对此具有最为直接和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最根本的是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奠定物质技术基础。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改革开放的根本出发点,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必须长期扭住不放、毫不动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前提和制度保证。必须始终如一、自觉坚持。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改革开放,通过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使社会主义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必须长期坚持、不断推进。

  总之,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一个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可偏废,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落实和体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党的基本路线是立国、兴国、强国的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我们全党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要我们始终坚定而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能做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就能始终保持我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改革开放

  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的发展面貌已经大为改观,综合国力大为增强,物质技术基础大为坚实,人民生活大为改善,国际地位大为提升。我国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发展的外部条件看,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我们时代的主题,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但是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特别是始于美国迅速蔓延于全球的金融危机,使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更加严峻。从发展的内部条件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为突出,虽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但其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不仅难以绕开而且更加突出;粗放高耗低效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拉开得过快和过大;就业和维护稳定的形势日益严峻;等等。这些都迫切要求我国转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迫切要求通过坚持和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为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体制和机制上的保证。所以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针对我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于用好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对于推进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最为切近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抓住了改革和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前提和根本;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明确了以人民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为发展方式的转变指明了正确方向;强调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正确指导。因此,只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才能更好贯彻落实其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1 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 李崇富 2009-5-4 48256F32002924A6482575A7000F5E1F[A5-李崇富 ≈B1-丁ju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