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国际要闻
3  4  
PDF 版
· 全球治理需要
中国的智慧和参与
· 世卫邀请
中华台北
以观察员身份
参加大会
· “上海光源”竣工
· 朝将再次发射洲际导弹
· 百日新政好评多 个人魅力胜业绩
· 美希望与古巴举行更多会谈
· 望台湾方面
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 温家宝会晤麻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到29日,奥巴马执政满百日
百日新政好评多 个人魅力胜业绩
  到29日,在严重金融危机和两场未结束战争背景下上台的美国新总统奥巴马执政满百日。在此期间,奥巴马对内大力推行各项“新政”,对外力图改善国家形象,这些举措获得多数美国国民的肯定。然而,“百日新政”仅仅体现了美国未来政策的方向,最终到底能取得多大实际效果尚需观察。并且,对奥巴马来说,更为艰巨的“攻坚阶段”还未到来。

  “多为”是特点

  美国舆论一致认为“多为”是奥巴马“百日新政”的一大特点。

  据统计,奥巴马是自美前总统罗斯福以来在上台百日内签署行政命令最多的总统,而在此期间他出访海外的天数是美国历任总统之最。

  上任百天,奥巴马采取了不少重要举措,如促使国会迅速通过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提出总额达3.6万亿美元的2010财政年度预算案;全面扩大儿童医疗保障人群;宣布在上任后18个月内从伊拉克撤出作战部队的计划;对古巴、伊朗等“敌国”作出缓和姿态;努力改善大国关系;下令关闭关塔那摩监狱等。

  对于奥巴马的“多为”特点,美国内各界看法不一。

  葛底斯堡学院学者沃肖等人认为,奥巴马上台后雷厉风行地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令人耳目一新,同时显示出他“多而不乱”和统筹兼顾的领导技巧。

  但《堪萨斯城星报》等媒体却指出,奥巴马的政策框架有“贪多求全”之嫌,容易失去主攻方向,难有重大突破。

  稳定人心是亮点

  费尔曾贝格等美国政治学者认为,奥巴马执政百日的真正亮点是他在危机中较为成功地稳定了国内人心,培养了乐观情绪,但其实施的各项“新政”在短期内还很难显出效果。

  美国近期民调显示,约三分之二的民众认可奥巴马上台“百日”以来的工作表现,支持率超过了其四位前任。

  有线电视新闻网首席内政记者约翰·金指出,美国民众对奥巴马的好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各项政策与民望偏低的前共和党政府反差较大。

  奥巴马能够稳定人心,这与他的个性特点和沟通能力不无关系。奥巴马遇事比较沉稳,擅长演说和宣传,在就任总统后更是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强与民众的沟通。

  皮尤民调中心主任科胡特说,奥巴马是“本人比其政策更受欢迎”的总统。

  分析人士认为,奥巴马在执政百日之际仍保持着较高的支持率,意味着他与民众的“蜜月期”可能会比许多前任长,为其推行新政争取了更多的时间,但若兑现其承诺还将面临更大考验。

  “攻坚”阶段尚未到

  尽管奥巴马总体平稳地度过了执政后的一百天,但美利坚大学历史学者利希特曼说,真正的考验是在“百日”之后。

  在政治上,奥巴马需处理好两党关系。调查显示,奥巴马在民主、共和两党选民中的支持率分别为88%和27%,是自有调查以来两党看法差距最大的新任总统。若两党矛盾激化将毒化政治氛围,影响奥巴马的施政效率。

  在政策上,奥巴马需处理好与国会的关系。尽管民主党在国会一党独大,但国会对奥巴马也绝不会言听计从。

  在经济上,奥巴马夹在华尔街和民众之间,左右为难,“三角关系”十分微妙。

  在外交领域,奥巴马要处理好美国与世界的关系。虽然奥巴马上台后强调运用“巧实力”处理国际关系,并展现出“谦虚姿态”,但国际社会更看重美国今后的实际行动。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政治学者萨巴托说,“百日”只是新总统的执政起点,无法据此预测其日后成败。

  新华社记者 杨晴川

  (新华社华盛顿4月28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内国际要闻 00003 百日新政好评多 个人魅力胜业绩 2009-4-30 48256F32002924A6482575A70047A8B9[A1-新华社记者≈B1-郭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