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经济新闻
3  
PDF 版
· 出门旅游,也可网上采购
· 姐妹们,
跳肚皮舞去
·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试点
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 旱育秧苗
插种早
· 余姚一“猪倌”办起养猪研究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让猪肉更好吃,请专家来帮忙——
余姚一“猪倌”办起养猪研究所
  本报讯 (记者 周松华 杨军雄 余姚市报道组 吕芳) 怎样才能让养殖的猪肉也有本猪的味道?怎样降低养猪的成本?这就是余姚市康宏生猪饲养研究所的研究重点。据悉,这家由农民创办的研究所申报的“肉质改进项目”和“地热采暖技术”两个项目已经被列入余姚市科技攻关项目,目前已申请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和“星火”计划。至今,该研究所已承担了15项市、县两级科研项目,其中12项已通过验收。

  据介绍,“肉质改进项目”主要是通过改良饲料和养殖方式,控制肉猪生长速度,改善猪肉品质与口感;“地热采暖技术”则是将地面辐射采暖应用到养猪场,以显著降低成本。余姚农业部门负责人说,老百姓对猪肉的品质与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而这两项技术正是顺应了这种消费的新趋势,将对养猪业产生重大影响。

  一个“农民科研所”有能力承担这样的科研项目吗?该所所长、经营宁波康宏畜牧公司的余姚“猪倌”吴劲松拿出厚厚的研究成果说:“可别小看我们这个研究所,这里现在可是人才济济,不仅有10来位科研人员,还聘请了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院校的专家提供智力支持。”每年要拿出养殖场年利润的5%到10%用于科研,研发费用持续增加,也让这家研究所实力大增。2007年,由他们承担的“牧场防疫及喷雾设施建设项目”,将国际上先进的微喷灌技术应用于猪场,以低廉的成本实现了对猪舍温度、湿度、卫生等方面的控制。这项技术让宁波许多养殖大户平均每头猪节约了30元成本。

  目前,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开展,“肉质改进项目”已经初步完成了饲料配方的小试研究,在养殖场试验中取得显著成果。据测算,运用新技术后,一头200公斤的猪能多卖40元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 00012 余姚一“猪倌”办起养猪研究所 2009-4-15 48256F32002924A648257596004F023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