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0版:生活消费·品藏
3  
PDF 版
· 莫将闲章等闲看
· 水墨笛韵秀江南
· 《晋风古韵——山西出土西周文物精华展》在浙博展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莫将闲章等闲看
  徐悲鸿有三枚闲章,一曰“江南凭侠”,二曰“一尘不染”,三曰“悲鸿生命”。第三枚是他于1938年用重金从一外国人手中赎回唐代名画《八十七神仙卷》后欣喜若狂,立即刻此印加盖于国宝之上。

  齐白石初出名时,胡沁园见他作品上没有印章,便送他寿山石,让他去找名家丁可均刻印。齐白石数次登门,丁都爱理不理。第五次到丁家,连叫三声“丁师傅”,丁将石头往齐白石身上一丢,说:“拿回去磨平再来!”齐白石一气之下,当晚便用修脚刀自刻一方“死不休”印。

  余任天先生尝自镌一印,文曰:“农家子”,正说明“醴泉无源,芝草无根”,其自奋于寒门也。

  朱孔阳尝云:吾之一生,可从三印而言。一印曰“我朱孔阳,既不为官,又非富有,木梢客人,社会走狗。”二印曰:“五十岁以前,服务活人;五十岁以后,服务死人。”三印曰:“经师小门生,门生大学士。”

  孙香我有一书斋斋名印,曰:“不三不四堂。”不三,就是孟夫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四,是关汉卿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曩日,某大家曾治一闲章“刻印为革命”,而旅居海外二十余年、现任日本书道团体秦汉会主席的陈推之则为自己刻一印曰“刻印为买米”。用他自己的话解释,此印反映了一个异国他乡的游子的无奈与寂寥。

  王蒙有一方“不设防”闲章。他说:“我无害人之心,无苟且之意,无不轨之念,无非礼之思,设什么防?”

  藏书大师马太龙自刻一藏书印,印文为“印奴”。由于藏书屡屡遭窃,不得已又刻一印“窃书非雅贼”,钤于书之扉页。

  刘海粟有“真手不坏”一印,钤于自己的得意之作上。老人说:“出于真心的书画都是好作品!”

  王蘧常先生有一印,“后右军一千六百五十二年生”。他常感叹自己与王羲之生不同时。

  近代书画家、诗人姚华,中年一臂病废,每作书画,凡惬意者,乃钤“半臂挥毫”一印。

  邓散木晚年生病,锯足伤腕后,用左手操刀执笔,刻印“谁云病未能”以自励。

  林散木某次去浴室洗澡,不慎跌入烫水池中,右手无名指、小指残废,但他仍坚持以三指作书。篆刻家由原赠其“瑶池归来”一印,以示感慨。

  吴湖帆有一方“一窍不通”闲章,是因为他鼻炎严重,总有一个鼻孔不通气。女画家白炼霞晚年患白内障,致使一目失明,于是在画幅上加盖“一目了然”印。钱君匋姓钱,专门自刻一方“嫌其铜臭”印,盖在自己的姓名之后。

  傅抱石好酒,美酒落肚,必有佳作,并钤上“往往醉后”之印。刘海粟擅长描绘滚滚云涛,并在画上钤上“兴风作浪”一印。李苦禅擅画威猛雄健的苍鹰,画完常钤上“远瞻山河壮”和“搏击万里”的印章。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生活消费·品藏 00020 莫将闲章等闲看 2009-4-10 48256F32002924A648257582002192BB[B1-骆逸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