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文化休闲
3  4  
PDF 版
· 《梁祝》
将揭幕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
· 哭泣的人无法思考
· 罗汉18式
宫廷紫砂珐琅壶亮相杭州
· 全球流行3D影片
· 《南京!南京!》:直面历史的勇气
· 王宝强将扮演董存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哭泣的人无法思考
——陆川专访
■世 亚

  问:就整体而言,《南京!南京!》是一部非常大胆的风格之作。虽然最终感觉自然,但你不怕有人反感抵触吗?

  陆川: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已经很多了,成了一个很符号化的东西。但就我这几年看史料的感受而言,这个题材除了一些进入公众视野的东西之外。其实有大量我们所不知的史实,说好听点,就是被遗忘了。说不好听点,是刻意被抹杀了。那我就觉得这篇就得从头翻起,最好的方式是换一个角度看南京大屠杀,不如随着日本人的目光进城,可能会更触目惊心。

  

  问:片中的主角们是否都有原型?

  陆川:都有。我可能比要拍这个题材的其他中国导演最大的优势所在,就是看了特别多的日本兵日记。我有一个朋友叫樊建川,是一个四川房地产开发商,用自己的积蓄建了28座建川博物馆,其中有抗日馆等等。那时候他知道我要做这事,免费把博物馆打开。让我在里面像蛀虫一样蛀了很长时间。角川就是根据多个日本兵日记综合而成的,姜淑云则是综合了一些中国教师的事迹,因为有一位中国教师在日记里记载,日本兵在一次行动中搜查男人,经过协商,日军答应有亲属的可以走,有一位老师就换衣服救了六个人,最后被日本兵发现。

  

  问:小豆子也有原型吗?这个角色着力不多,却是影片最成功的地方之一,因为他一出场就让人产生了心痛感。

  陆川:建川博物馆有一个抗虏馆,我在里面偶然间看到一张照片,特别震动。这是一张娃娃兵的照片,他叫季万方,浑身挂满了水壶和杯子,他是被日军俘虏的年龄最小的士兵,据说后来也是被杀掉了;看了这照片后我就特别心痛。所以就想在刘烨身边安排这样一个人,让色彩更丰富一点儿。

  

  问:影片有一个非常让人震撼的地方,就是把摄影机对准了群众演员的脸,而且每一张脸孔都特别真实,令人相信他们就是当时的牺牲者。

  陆川:我最早写剧本的时候看了很多资枓,做了一个汇编和很多卡片;摄影师曹郁看完以后就说,这电影其实就是一张张中国人的脸。我说的话可能会触怒一些研究者,中国人在这个事件中的一些形象真的是被刻意抹杀了,因为我们真的一直在抵抗。中国人活到今天,没有一次侵略是不抵抗的,怎么到了南京,就成了不抵抗成了羔羊了呢?清军入关在江南遭到的抵抗是很惨烈的,七八个月打不下来最后就屠城。我在日本兵日记里看到,说有七八个妓女在慰安所拔出日本兵的刺刀去扎他们,而日本人吹集合哨要弄死这几个慰安妇时,这几个人纷纷抢刺刀抹脖子。还有一个日本兵写道,他们一个小队进城,刚刚走过一辆被烧毁的德国坦克,突然有一挺机枪从这个坦克里伸出来,把小队的人打死一大半,里面的两个中国士兵就不跑,子弹打完了也不出来,最后被浇上汽油烧死。

  我特别想通过《南京!南京!》,恢复当时中国人的面目。事实上我发现,南京大屠杀题材会让很多人不想看这个电影,因为会觉得无非就是中国人被杀。我们特别想表现那些被刻意隐瞒的事情。70年过去了,现在我们坐在这儿,你给我说出30万受难者里三个人的名字来,别说三个了,一个你都说不出来。我们在科教书里所讲的,都是弱者姿态,70年后还老拽着别人说:你打过我你打过我!我特别讨厌这种说法。

  所以在《南京!南京!》里,从主角到那一张张沉默的中国人的脸,我特别想让观众能够去凝视他们一次。从摄影、美术、化妆到服装等部门,在对待群众演员的造型再现上,给予了他们和主演一样的对待。他们的服装其实和主演一样考究。有100套衣服从做工造价等方面和主演是一样的。每次在现场,我们都要按照历史照片在一千多的群众演员里仔细去挑脸。挑我们认可的中国人的脸。我们很幸运,因为在东北拍的时候,武警派出了大批部队支援拍摄,那些小伙子都来自农村,他们的脸很多还保持着中国人的质朴,坚毅还有那种无奈,信息非常的丰富,非常的好看。

  

  问:《南京!南京!》完全可以拍得更煽情惨烈,但你是一直往回收这种情绪,这让《南京!南京!》有了—种更真实的强大气场。

  陆川:这可能是我的个性使然,我拍片一直吝啬自己的情感。不太去放纵,尤其是这样一个电影,稍微一放纵就会哭声一片,即使很压抑地去拍,估计还是会有些场面导致哭声一片。我们希望能够让观众尽可能地大部分时间是冷静地去“参观”一个惨烈的事件,让他们去感受。而不是弄得泪汪汪,人一哭,很多感官就闭合了,你不可能让一个哭泣中的人去思考。

  至于你说的真实感。我在导演阐释里说过,这种感觉要扑面而至,从开场到结尾。是要山呼海啸式的。必须用最强悍的大量新鲜的真实细节去淹没观众,让他们呼吸的全是那个时代的气息。只有这些最真实的细节才能形成一个综合的气场。

  

  问:日军入城仪式令人很意外,因为它极有美感,当时想,陆川要干嘛啊?但当他们处在狼烟之中时,突然又有了一种很诡异的魔鬼的感觉。你是怎么构思出这场戏的?

  陆川:不知道你写稿时有没有这种感受,就是你不是从第一个字开始写起的,你可能是先写一段话,然后这段话就一直飘浮在那儿,像一个浮桥,你整个的工作就是要把这个浮桥接通,达到彼岸。这场戏当时就是我的几座浮桥之一,剧本几乎从头至尾都重写了,但只有这场戏一直保留着。

  没拍之前,我看了很多资料。在某一个晚上,我突然梦到在一片瓦砾上,日军部队敲着鼓但又是无声地在南京废墟之中,跳着他们的民族舞前行。我一下就醒了。赶紧把这事记下来,然后这个画面就一直挥之不去。我特别信命,我觉得老天爷让我拍这电影,把这场戏拍出来是挺核心的一个事。

  我自己给这场戏准备好了一套比较安全的说法,其实这个说法可能会降低这场戏的意义:这个场面是战争结果的一个抽象表现。本质上的战争结果,我觉得是入侵一族的文化在被摧毁这一方的历史文化废墟上舞蹈。找到这个说法后,我就觉得这场戏必须得拍,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非常可怕的异族文化在我们的大地上舞蹈,可是它并没有通过战争形式就做到了。我不去评价它的好坏,我敢说我是一个特别理性的爱国者,但我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我18岁参军,当了八年兵,该跳下长江和战友们一起堵管涌的时候也跳下去过。

  当兵的时候,我研究过军史、历史和战争史,知道战争中屠杀的本质,所以觉得让现代人去了解这种本质,其实特别有意义。说到底,《南京!南京!》其实是一部反战的电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化休闲 00014 哭泣的人无法思考 2009-4-10 48256F32002924A64825758A000F89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