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突出实践实效
强化分类指导
· 许江新作展在上海开展
· 毛笋也拍卖
· 电影《心桥》在杭举行首映式
· 参保居民办丧事政府有补贴
· 先定岗再培训
· 台州路桥时兴植树祭祖
· 沉睡三千年 今朝为“国宝”
· 杜杰同志逝世
· 余姚“虚拟养老院”吸引山区老农
· 三门小镇“民情博客”解民忧
·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批准《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虽无场地设备 却有贴心服务
余姚“虚拟养老院”吸引山区老农
  本报讯 (记者 李建新 周松华 余姚市报道组 张伟)最近,四明山区东岗村的独居老人姚中张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让他感到意外的是,第二天有一群特殊的“儿女”来到他的病床前,嘘寒问暖,细心地照顾他。这是余姚鹿亭乡“虚拟养老院”开展的一项敬老服务。

  刚刚开张的“虚拟养老院”,是鹿亭乡为让山区老人安享晚年而新推出的一种养老模式。尽管这个“养老院”没有固定场地、设备,可贴心的服务仍引发了山区群众的热情追捧。眼下,全乡近3000名年逾六旬的老人报名“入住”。

  山区人口老龄化、空巢率远远高于城市,山区群众如何养老也是党委、政府关注的民生问题。鹿亭乡党委书记陈为梁说,在鹿亭乡,9000余名常住人口中,有近三分之一是老年人,其中空巢老人就有1908名。这些老人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农活,还要长期忍受情感孤独。同时,老人居住的村子又非常分散,很难像城市社区一样,全部由政府统一为老人们提供上门养老服务。

  “虚拟养老院”成立后,根据老人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推出了“老年互助会”、“暖巢服务队”、“村级托老所”、“政府买服务”等6种模式。老人们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各种有偿、低偿和无偿的居家养老服务。鹿亭乡政府也专门拨出经费,用于补贴各项养老服务。

  老年互助会是“养老院”最主要的服务模式。每天下午,鹿亭乡李家塔村村民王庆夫都会来到同村独居老人王华丰家中,帮其拾掇家务、陪他聊天。王华丰今年84岁,去年底患了中风,行动不便。他说:“多亏有庆夫每天来照顾,不然我一个人生活都成问题了。”王庆夫也表示:“现在我才64岁,有精力照顾年纪更大的老人。等我以后老了,也能享受这一服务,多好!”如今,“养老院”中已成立了39个老年互助会,像王庆夫一样的热心人有100多人。

  鹿亭乡政府还发动志愿者,组成了“暖巢服务队”,为老人们提供各种帮助:乡卫生院医务人员每天到全乡各村巡诊,免费为老人看病抓药、体检;乡妇联、团委志愿者定期到老人家中打扫卫生,开展便民服务……一些有条件的行政村还建起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办食堂、添置活动器材,让老人们安度晚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余姚“虚拟养老院”吸引山区老农 2009-4-4 48256F32002924A64825758C002FC85E[A2-李建新≈B1-李应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