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文化休闲
3  4  
PDF 版
· 《国家行动》聚焦三峡移民
· 《高考1977》
幕后的故事
· 成名后我没变
· 用心·动情·演好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用心·动情·演好戏
——访电视剧《国家行动》主演杨树泉
  在电视剧《国家行动》中,我们看到了无数个“难”:移民们面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不愿离去;干部们为了能够让移民们顺利搬迁,在误解、委屈中,执著坚定;国家为了让三峡工程顺利完工,造福千秋,要完成百万人的迁徙、安置。

  在拍摄过程中,所有演员也真实感受到了这种种艰难背后的伟大。“我到剧组的第一天就说过,心中没有对党的爱,就拍不好这部片子。”剧中王天水的扮演者杨树泉这样告诉记者。

  剧中的王天水是当地移民工作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曾经在《篱笆、女人和狗》以及《历史的天空》等剧中有过出色表现的他,从接下角色的那一刻起,就做好了全身心投入的准备。

  “当来到拍摄地重庆,我的心中非常感慨,代表演员在开机仪式上发言时,我想起了渣滓洞里的江姐以及无数先烈,在这里塑造党的干部,要更加用心用功。这不是唱高调,而是我心中实实在在的想法。”

  杨树泉说,自己是一个对剧本非常苛刻的演员,同时也是非常用心的人。类似王天水这样的人物形象在影视剧中很常见,可要让观众觉得可信、可爱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把自己当作观众,来想想戏该怎么演。如果自己都觉得人物假,观众又怎么会觉得真?”

  为了让王天水能够被观众认可,杨树泉在拍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照本宣科,而是根据剧情加人了不少细节。比如在一场记者招待会上,当一位外国记者请王天水说说面对已经完成的移民工作有什么感想时,原剧本中他的回答只有一句话,但杨树泉觉得这样过于简单,就加上了一段戏。他首先反问对方的心情如何,在得到“是兴奋、留恋”的回答时,他说:“我的心情和你一样。但我还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了世界级的大难题,我为中国感到骄傲!”

  不仅如此,杨树泉还在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上下了很大功夫:“作为一个领导,王天水有严肃认真的一面,也有生活化的一面。他回家面对疲劳的妻子会给她捶背,还会系上围裙给孩子做两个好菜,把厨房收拾得利利索索。”杨树泉说,自己在生活中就是这种状态,把它带进戏中,会让人物更“接地气”,不仅不会削弱人物形象,反而会使他更有血有肉。然而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这部分戏在后期剪辑中大部分都被拿掉了。“要不然,观众会觉得更好看。” 王茂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化休闲 00010 用心·动情·演好戏 2009-3-27 48256F32002924A64825757700096CA5[A1-竺大文≈B1-竺大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