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钱塘周末
3  4  
PDF 版
· 二十世纪文化遗产:“活”着的文物
· 嘉兴有个“江南网船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二十世纪文化遗产:“活”着的文物
■本报记者 刘 慧
  不久前,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全国文物普查现场交流会在余姚举行。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自前年4月国务院正式启动为期5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来,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去年10月初,全国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75258处,其中我省占39093处。

  也正是在这次建国以来我国最大规模的普查中,一个不被普通百姓所熟知的文物遗存新概念——“20世纪文化遗产” 被正式提出。文物专家的解释是:人们习惯把久远的物件当作文物和遗产,并对他们悉心保护。而对刚被淘汰、被废弃的东西,则急于毁弃。相对于丰厚的古代遗产,工业遗产只有近百年或几十年的历史,但它们同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承载了大量社会发展的信息。

  文物专家认为:20世纪文化遗产是“传统”与“现代”的组合。同较早的古代遗产相比,20世纪文化遗产同样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创造的历史见证,具有历史、科学、文化、社会、精神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段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

  “知青”这个特殊的名词,对当下年轻人来说,也许它只代表一段历史;但对于那些经历者来说,它代表的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

  跟随文物普查队员的步伐,记者在文成县的大山里看到,叶胜林场、石垟林场两处保存完好的知青房,就掩蔽在茂盛的树林中。这次普查队发现的知青房,一处位于叶胜林场原来的场部胜坑自然村,建于1958年,二层石木结构,外墙为不规整块石砌筑,内为木结构。底层办公,楼上用板壁隔开十几个房间,曾住过1963年下乡的知青。现底层明间还留有大量的毛主席语录和几条标语。另一处位于水牛塘林区,建于上世纪60年代,二层石木结构,外墙全为规整花岗岩石砌筑,内部为木结构,曾住过1972年下乡的知青。当地人回忆道:“这两批知青分别从温州和文成县城来到此深山老林中,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不同的是,位于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康和桥村的知青宿舍、食堂和纽扣厂厂房,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宿舍坐北朝南,为砖木结构,共11开间,有廊道,五架梁结构,屋顶铺有竹簾。村民们告诉记者,当年3个知青住一个房间。尽现中国农村昔日风景

  嵊州原福源公社外大山大队茶叶初制厂,创办于上世纪60年代。嵊州是茶叶之乡。两晋、南北朝时县内种茶、饮茶已较普遍。据宋《剡录》记载:“剡茶声,唐已著”。清同治起至民国时期,全县有茶山10余万亩。民国二十五年8月,现代茶圣吴觉农在三界农藏寺创办浙江省茶叶改良场,次年引进日本绿茶蒸青机械,用于初制。建国初期推广使用木质揉捻机和手摇杀青机,农业合作化后,组织集体初制。

  “这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文化建筑遗存。”文物专家特别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还有很多附属在上面的文化符号。

  该茶叶初制厂位于三界镇嶀山村外大山自然村村口,呈Τ字形砖木结构。前部南面为二层砖混结构,二楼过道木栅栏梁上浇筑水泥阳台,上设水泥栏杆。后部为茶叶加工场,七开间。中部凸出,并堆塑“福源公社外大山大队初制厂”文字;脊梁下中间部位灰塑“五角星”,下饰“稻穗、麦穗”,左右再灰塑一对“和平鸽”及侧面图案的五面五星红旗,充满上世纪60年代激情四溢的时代特征。

  劳动者巧夺天工的“剪纸”

  这是一幅人间最美最长的水墨画!春去秋来,该绿的绿了,该红的红了——围涂造田工程,它是勤劳勇敢的上虞人民战天斗地创造的艺术,是上虞水利史上一座不朽的里程碑。

  上虞北濒杭州湾,海岸线长达45公里,拥有得天独厚的滩涂资源。从1968年开始,上虞市开始有计划围涂造田,数万民工冒严寒,踩冰雪,战风雪,搏海浪,用最原始的办法,夺得了3500亩海涂土地。此后,又陆续围成了14个丘,近27万亩海涂土地。

  “这真是难得的人间活宝!”文物专家解释,围涂造田工程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垂千秋”的伟业,也是全国近现代最具时代特征的重要文化遗产。

  展示丝绸的高贵奢华

  在湖州南浔众多历史文物建筑中,金城茧站无疑是千金镇上规模最大的近现代工业遗产。始建于1956年的金城茧站,主要功能是收购当地蚕农投售的蚕茧并将其烘干后转运至各家缫丝厂,金城茧站占地74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是浙江蚕桑主产区内建站时间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乡镇茧站。

  记者看到,金城茧站主体建筑分别为:一栋东西走向楼层的茧库与三栋南北走向的楼层房茧库,形成一横三纵的茧库格局,一处拥有12个烘茧灶,面积共500平方米的烘房,还有一座面积超600平方米的9开间穿堂;附属建筑有管理房、检测房、宿舍、食堂、储煤房、水塔等,所有建筑墙体均为扁砌青砖外涂砂浆。屋面则是一色的平板洋瓦。为了保证烘干的蚕茧处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茧库的楼板是用竹条制作铺设的,以保证楼上楼下空气的流通;楼内所有窗户全部挂着遮光防潮的厚毯子,因为春茧收购烘制期间,正是江南梅雨时节,干茧的保存条件要求甚高,稍有潮湿就会引起霉斑影响丝绸的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用作鲜茧整理、周转、集散的穿堂面阔9间,进深17米,高7.5米,屋顶用圆木、方木与螺纹钢组合成承重的人字梁架构,支撑屋面人字梁的则是传统建筑中常用的落地圆木柱子。这种融中西建筑文化元素的结构,使穿堂显得宽敞、透亮,大大增加了使用空间,同时也便于日常维修。

  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誉,钱山漾遗址出土四千年前的蚕丝绢片,使湖州确立了丝绸最早产地的地位。千金镇规模化种桑养蚕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及至明清已成为湖州主要的蚕桑产区,现千金镇一地就有三家茧站,而金城茧站的收购、烘茧量占了50%以上。据千金镇人民政府近年的国民经济年报统计,2005、2006、2007等年度的蚕茧总产量在890至1000吨之间,而金城茧站的历年收购记录均在500吨左右,照此估算,金城茧站自建成以来,已累计收购鲜茧超过25000吨,为我国的丝绸工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周末 00009 二十世纪文化遗产:“活”着的文物 ■本报记者 刘 慧 2009-3-27 48256F32002924A64825750E001BDD45[A1-刘慧≈B1-杨新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