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祭祖寻根中的现代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钱镠后人姓氏联谊看
祭祖寻根中的现代流
■本报记者 沈宇翔
  60年前,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道明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而在60年后的今天,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正在一点点地被解构的中国现代城市里,却有这样一个民间团体,热衷于传统家族文化研究,致力于搭建同姓联络平台,团体里的成员拿出名片来,抬头都印着“钱王**代孙”——

  “乡土中国”的味道,在 “清明节”这个中国最传统的节日里,总会显得比平常浓郁。

  当城里的一家三口在这一年一度的日子里络绎不绝地去为各自的祖上扫墓的时候,有这么一群人,因为同一个姓氏,千里迢迢聚拢来为他们1100多年前的祖先扫墓。

  在临安钱王陵园,陵园管理处主任鲍伟华则向记者介绍,“自1997年陵园重修以来,每年的清明前后,海内外前来祭祖的钱氏后裔大约每天都有三四百人。”

  “今年清明节的祭祖时间定在3月28日,通知都已经发下去了,杭州、上海、临安三地的钱镠研究会共同组织这次活动,”杭州钱镠研究会的秘书长钱刚告诉记者。而另外散布在其他城市的10多家钱镠研究会,也会组织钱氏后裔前来祭祖。

  钱姓,当代人口约有264万人,人口数量仅居全国姓氏的96位,然而这样一个姓氏,在宗族观念日渐淡薄的现代社会,10多年来却在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20多家研究钱镠的民间组织,继而展开各种形式的姓氏联谊活动。

  在许多人眼中,钱镠研究会只是一个传统宗族团体在现代城市当中的变异。然而,没有人会想到,一个热衷于传统家族文化研究的民间组织,在现代城市里演变成搭建同姓联络平台的民间团体,“寻根认同,共振中华”的口号在海外都有了回声。

  寻根问祖 靠的是学术交流

  钱镠,唐末五代十国吴越国的创始人,钱镠和他的子孙推行“保境安民、善事中华、纳土归宋”三大国策,使杭州百姓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得以休养生息,杭州也因此迅速成为经济繁荣、文化荟萃的“三吴都会”,奠定了“人间天堂”的基础。

  然而,深谙这段历史的临安钱镠研究会副秘书长陶福贤向记者回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临安,钱镠百年后归葬故里的钱王陵园一片萧条,人迹罕至。随着时代变迁,钱镠以及与钱镠有关的那段历史,渐渐被人们所遗忘。

  1989年9月,临安钱王陵园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件。写信的人称自己是钱王后裔,姓钱,名致榕,时年50岁,祖籍杭州,1946年举家赴台之后留学美国,成为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终身教授。信中说,“十年来,为修编武林钱氏支谱,曾遍访海内外各图书馆,看到二三十支钱氏宗谱,发现武林钱氏遍居国内各地及海外五大洲”。

  1990年5月9日,这更是一个令陶福贤终身难忘的日子。钱伟长,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力学之父”,钱王第34世孙,携夫人来到临安寻根问祖,拜祭钱王陵园,并提笔写下了“寻根认同,共振中华”八个大字。

  在民间和政府的共同推动下,1992年,全国第一个“钱镠研究会”成立。当时在临安县委报道组工作的陶福贤也成为第一届钱镠研究会会员。陶福贤清楚地记得,作为记者和会员双重身份的他,采访了当时的几位钱镠研究专家,很快写成了一篇名为《钱王后裔遍五洲》的文章。

  “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正英、钱其琛、钱君陶、钱致榕、钱复……我们在潜意识中可能也惊异于钱氏的才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钱武肃王钱镠。”陶福贤在《钱王后裔遍五洲》这篇文章里这样写道。

  文章经当时的《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30多家报刊杂志刊发转载,反响强烈,“从世界和全国各地寄来的信件像雪片一样飞向临安,千千万万钱王后裔前来寻根,钱王热从那个时候开始了”。如今年逾60的陶福贤俨然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和全国各地的钱镠研究会开展频繁的学术座谈交流。

  随着时代的发展,钱镠研究会的研究内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钱氏家族文化。自从2007年杭州钱镠研究会成立以来,吴越文化交流活动开始作为每年杭州西博会的子项目由杭州钱镠研究会承办,“2008年的交流活动上我们就出面邀请了钱学森的堂妹钱学敏,举办了一场《钱学森关于科学艺术与创新思维》的报告,反响非常好,我们决心将这样的学术论坛打造成钱镠研究会的品牌,”杭州钱镠研究会秘书长钱刚这样告诉记者。

  寻根溯源 凝聚海外力量

  在临安钱王陵园,多年担任管理处主任的鲍伟华目睹了这里由冷到热的变化。

  “1997年,钱王陵园重新修缮对外开放,当年钱镠研究会就举办了一届海内外钱王后裔联谊会。从那时候起,这里的人流开始多起来。”

  “2000年,马来西亚彭城的一个钱氏家族来祭祖,还把编好的家谱送来,以后每隔两年就来一次;2004年,湖北的100多名钱氏后裔包了两辆大巴来这里,还拉出一条横幅‘临安,我们回来了’,激动得不得了,”在钱王陵园发生的一幕幕场景让鲍伟华印象深刻。

  “还是2004年5月15日,以前给我们寄过信件的美国教授钱致榕来了,他通过网络联系了美国、比利时、法国总共75位武林支派的钱氏后裔,年纪最长的103岁,最小的3岁,上下五代人,每人胸前挂一块牌,写着钱王第几代孙,带着供品、鲜花,来钱王陵园祭拜。”

  身为上海钱镠研究会会长的钱镇国对钱致榕的这次祭祖也是印象颇深,他补充说,时任浙大客座教授的钱致榕等到大家鞠躬完毕,俯下身来,用白手绢包了一抔土,带给身在美国的年迈的父亲。“这一抔泥土里凝聚了海外华人的多少深情。”

  钱镇国告诉记者,作为钱镠研究会的常务副会长,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把钱氏名人吸纳到这个平台上来。众所周知,钱氏家族英才辈出,在全世界就有100多位科学院院士。现在的钱镇国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凡是从媒体上看到钱氏名流、专家、教授,他就会想方设法上门拜访交谈。

  去年10月8日,媒体报道了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诺贝尔奖的消息。“这是我们钱家的大喜事啊,” 10月9日,杭州钱镠研究会顾问钱明锵飞赴美国。这次飞行除了要参加在旧金山举行的世界汉诗大会外,他的另一项特殊使命,就是替父老乡亲去看望钱永健,带去来自钱氏家族和来自华夏子孙的祝贺。

  “钱永健非常忙,很多活动都被推掉了,而他特地抽出了中午时间,在他十来个平方米的办公室内接待了我们。”在10月15日中午时分,从未谋面的钱氏后裔,57岁的钱永健和73岁的钱明锵,通过翻译高兴地聊开了。在钱明锵的印象里,钱永健是个书呆子,每天骑着自行车上班,一上班就把自己关在实验室”。而这个书呆子,在获奖后接待的第一批中国客人就是钱明锵一行。“你们来看我,是因为我姓钱的缘故吧!”钱永健这样感叹。而钱明锵则邀请钱永健访问故乡杭州,到钱王故里寻根祭祖。

  “钱永健虽然不是中国科学家,但他姓钱,他是中国人,根在杭州,我相信这种传承的历史文化会把他吸引到中国。” 据不完全统计,当代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钱刚有个设想,“以钱镠研究会邀请他们到杭州,这对杭州的科技实力无疑是一种提升”。

  寻根认同 还能继承传统精华

  在2008年的“元宵杭州祭钱王”仪式上,作为杭州钱镠研究会的顾问,现任浙江日报副社长的钱大成带领海内外汇集而来的钱王后裔,诵读了《钱氏家训》。这是钱大成第一次接触《钱氏家训》,颇有点相见恨晚的意味。

  据说,在钱氏家族,当新生儿诞生时,总要将全家人召集一起,释读先祖留下的这份家训。而到了近代,释读家训的传统断了,《钱氏家训》也是去年钱氏后人在整理《钱氏家乘》时才发现的。“家训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大部分,对人的思想行为有着全面的规范和指导,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还是不落伍的,富有教育意义,”钱大成这样告诉记者。

  钱氏家族世代有互帮助学的传统。在现今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这个全国钱氏后裔聚居最集中的地方,据钱刚介绍,清代时镇上就有300亩土地,作为教育基金,以此来鼓励钱氏后裔认真读书、求学致仕。

  这种家族内部互帮助学的传统,也是钱氏后裔世代书香、名人辈出的原因之一。我国科技界“三钱”之一的钱伟长,少年丧父之后,就是靠叔父钱穆和“义田”的救济,才完成了学业,最终成为“中国力学之父”。

  “这种互帮助学的传统,应该在我们钱氏后裔当中延续下去,”上海钱镠研究会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助学基金会,钱镇国自己跑到当时的希望工程上海办事处,摊开花名册,为钱氏失学儿童提供援助。

  仅在去年的汶川大地震上,不算钱氏后裔个人的捐助,单以上海钱镠研究会的名义捐赠的款项就有35万元。

  “我们杭州钱镠研究会成员大都是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的精英,但是我们也在尽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为社会做善事好事,”现年50岁的钱刚供职于浙江省统计局经济普查办公室。去年汶川大地震后,都江堰聚源中学初三学生钱玲玉来到浙江就医,钱刚就联合了几位钱氏后裔一起去医院看望钱玲玉。在钱刚的安排下,钱玲玉和母亲参观了钱王祠,坐上了“钱王”号画舫,游览西湖,“叔叔,杭州就像我的家!”小玲玉一路上笑得别提有多开心。而现在,小玲玉已经立下志向考浙江大学,钱刚说他们会尽全力帮她圆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社会 00012 祭祖寻根中的现代流 ■本报记者 沈宇翔 2009-3-26 浙江日报000122009-03-2600014;浙江日报000122009-03-2600016;浙江日报000122009-03-2600015;浙江日报000122009-03-2600020;浙江日报000122009-03-26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