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纪念伽利略400年前对天文学的卓越贡献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代表观星爱好者向人工灯光宣战。
就目前的现状,哪怕是伽利略复生,望远镜也不过是废物。
近年来,总部位于美国的国际暗夜协会(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也为此作出了种种努力。它先后将“国际暗夜公园”(International Dark-Sky-Park)的称号赐予了美国的犹他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暗夜区。在严格的考察之后,这一称号有望于今年首次花落欧洲。
“国际暗夜公园”实质上是一种公共保护区,也是星空和夜间动物的避难所。在这场角逐中,亮度极高的德国显然已被淘汰出局,英国则提供了两位候选者:布里斯托(Bristol)附近的士高诺国家公园(Exmoor National Park)和曼彻斯特(Manchester)附近的峰区国家公园(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尽管其黑暗度尚不及北海的石油钻井平台,但多山的地形足以阻挡灯光的侵袭。法国的 Pic-du-Midi-Observatorium亦是其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这些候选地区不仅是夜空的护卫者,也为天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英国人尤其爱好观星,天文学杂志总是一路畅销。在这样的暗夜公园里,若是碰上晴天,人们不仅可以尽情欣赏由数十乃至数百颗星体组成的夜空图,还能捕捉到划过天际的流星或是数年一遇的猎户星座。而在城市的上空,往往只剩下零落的星光。
为了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暗夜天堂,公园的管理部门必须厉行各种法规。他们首先必须拆除或是改造路灯等照明系统,从而使灯光集中于地面,而不是向四周或是天空散射。这一举措的技术要求并不高,然而耗资巨大,相对于美国而言,欧洲暗夜公园的人口密集度更高。一些坚持不愿放弃大规模仓库照明系统的居民成了建设暗夜公园的最大阻碍。
不过,格拉斯哥(Glasgow)的天文学家、英国候选暗夜公园的合作者史蒂夫·欧文斯(Steve Owens)仍对此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公园建设者以夜空为核心推行环保措施的决心不容小觑。在今后数年内,英国将出现10至15座类似的暗夜公园。
据欧文斯介绍,欧洲最黑暗的地区当属人口稀少的苏格兰。当他驱车跨越苏格兰高地时,不到两小时便已遁入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这样的条件在欧洲是独一无二的,西欧的其他暗夜区多局限于小岛,苏格兰的黑夜却是无处不在。不过,北部的夜空往往会被仲夏的日光照亮,欧文斯甚至能在没有月亮的晚上浏览报纸。
与此相反的是,真正意义上的黑夜在德国已是无迹可寻。奥斯纳布吕克(Osnabrück)的天文学家、德国暗夜部(Deutsche Dark-Sky-Section)主任安德里亚斯·韩奈尔(Andreas Hanel)曾在阿尔卑斯山东部寻找观星地点。然而他至今未能找到幸免于光污染的完整区域。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Mecklenburg-Vorpommern)的未来亦是不容乐观。尽管在卫星地图上,该州仍是被黑暗笼罩的处女地,不过,韩奈尔担忧的是,在未来它是否能躲过文明社会灯光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