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返乡创业的“沙铺样本”:
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食用菌
· 跟返乡农民
学习“接近市场”
· 沙铺的返乡农民发现了什么? 让废弃的东西成为低成本的原料
· 沙铺的返乡农民卖什么? 卖渠道网络和产业延伸的盈利点
· 沙铺的返乡农民做什么?
开发生产环节里
最有价值的部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返乡创业的“沙铺样本”:
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食用菌

本报记者 蒋 蕴 云和县报道组 练 彦
  丽水市云和县的沙铺乡,是浙江主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去年以来,返乡创业的技术农民有150多人。

  这一代的浙江菇农,一直远离家乡而漂移。在现代农业领域,他们从事着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并且始终掌握着生产环节里最有价值的部分。

  而眼下,他们又选择了回归,成为了经济寒冬下的一个特殊群体。

  沙铺农民在思考怎样做大一块“蛋糕”——把这些年走过的地方串成一个食用菌产业的网络,而他们可以在这当中,取得市场的主动。

  于是,这个有关食用菌的故事,就具有了经济学上的样本意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返乡创业的“沙铺样本”:
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食用菌
本报记者 蒋 蕴 云和县报道组 练 彦 2009-3-24 浙江日报000102009-03-24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