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丽水资讯
3  4  
PDF 版
· 龙泉获“全国十大食用菌生产基地县(市)”殊荣
· “林票子”助云和林农“升温”高效农业
· “企业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 长三角企业上门争抢青田技工
· 积极促进丽水茶产业转型升级
· 庆元组建城乡教育发展联盟
· 经营山水著华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3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经营山水著华章
  (上接第13版)

  休闲旅游业的遂昌模式

  遂昌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让浙江业界惊羡,感叹“后生可畏”。2008年,遂昌共接待游客16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7亿元,分别增长105.1%和119.7%,增幅居丽水市首位,位列全省26个欠发达县市之首。全县“农家乐”村、点由之前的14个增至34个,接待游客27.6万人次,获全省农家乐工作考核一等奖。

  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南尖岩、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一年内,一个县两个景区获评国家4A级,全省尚属首例。

  这是遂昌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重要决策,市委、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纲要所交出的满意答卷。

  基于对自身“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感悟认识,遂昌县提出要确立“新山区观念”,以山区的资源和特点参与区域分工合作与竞争,把山区从劣势变为优势。县委书记葛学斌说,要化劣势为优势,就必须强化“经营山水、统筹城乡”的工作要求,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打造,全面推进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建设。

  充分发挥山水资源优势,举全县之力发展旅游业。去年以来,遂昌县主动承接好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之情。省旅游局在遂昌启动了“旅游惠民送服务”活动,省财政厅和省农办、供销社、林业厅、残联等省直机关相继到遂昌开展农家乐调查研究和帮扶工作,以此作为对欠发达地区帮扶的一个有效抓手。遂昌县制订了《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组建了“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服务团,统一全县“农家乐”品牌宣传运作,并设立每年不少于100万元的“农家乐”发展专项资金。在政策推动、上级帮扶等多项举措催化下,遂昌乡村休闲旅游业迅猛发展,温泉农家乐、黄金游、高山避暑、渔家乐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家乐”应运而生。农家乐经营户总数达到了153家,直接从业人员506人,年直接收入达1300多万元。

  人文和山水资源得到了更为紧密的结合。遂昌这个汤显祖为官5年的山区县,正依托“汤显祖世界文化名人、《牡丹亭》世界文学名著、昆曲世界文化遗产”3大世界文化品牌,释放汤显祖文化的夺目光芒,文化旅游产业迸发出无穷的活力。如今在遂昌,无论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汤公古戏台,还是古韵声声、纵横历史的昆曲十番古乐坊,抑或是明代文化、黄金文化、民间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符号”,都成为遂昌一道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完美“联姻”,进一步增强了遂昌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客商纷至沓来,投资10亿元的“遂昌休闲度假旅游中心”、投资亿元的石姆岩景区等项目正式签约,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县里着眼长远,开展了湖山旅游度假区、长濂大明文化园等一批旅游储备项目前期工作;当地一私营企业出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中国竹炭博物馆,成为工业旅游的一大亮点。今年,遂昌县还在丽水市率先启动了省级旅游经济强县创建工作,力争全年游客接待人次超220万,旅游经济总收入8.5亿元。在不远的将来,浙江旅游的“后起之秀”有望成为为数不多的“领航者”之一。

  林业大县的致富“新经”

  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把丽水建成浙江生态屏障的要求,遂昌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启动了全省最大的生态保护计划,在原有86.5万亩生态公益林基础上,又把91万亩划入限伐保护区,为177.5万亩青山投下“绿色保单”。到2010年,确保建成重点生态公益林145.1万亩,力争达到177.5万亩,实现森林保护面积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一半以上和年林木采伐总量比2007年减少一半以上的“双过半”目标。

  不可回避的是,遂昌是典型的山区县,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林区,砍伐林木依然是一部分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不砍树了,这部分农民怎么办?

  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实施林木资源限制采伐的同时,遂昌县以“建设山上浙江”为契机,配套出台了系列政策举措。一是培育和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生态种养、来料加工等9项生态替代产业,加快林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林农转产转业增收。二是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异地转移、农民社会保障等3项配套工程,促进高山偏远林区人口逐步向中心村、集镇及县城迁移,加快完善林农的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三是倡导发展沼气、太阳能等清洁环保替代能源,推广草腐菇类食用菌生产,减少木质资源消耗。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如今,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等多项产业,一大批农民从林业生产中解脱出来,在家门口挣上了“真金白银”。

  为让青山真正成为“绿色银行”,遂昌县率全国之先开展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目前已向779户林农发放了4124.4万元林权抵押贷款,既保住了青山,又破解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民产业发展融资难题。

  葛学斌说:“生态、文化资源是遂昌最大的优势,要把原生态的环境、原生态的文化和原生态的产业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努力实现跨越发展。”今年,以黄泥岭土鸡、金竹山茶油两个原生态农产品培育初步成功为契机,县里启动了一项惠及全县的原生态农产品培育行动计划。力争通过数年努力,将生态畜牧业、烤薯、菊米等打造成为遂昌新兴优势产业,让遂昌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原生态农产品供应基地。保护生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培育原生态农产品……在经营山水过程中,遂昌正一步步把自身的生态、文化优势放大,并逐步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县报道组 郑水松 林庆雄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丽水资讯 00014 经营山水著华章 2009-3-24 浙江日报000142009-03-2400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