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过日子,有柴米油盐,有亲眷往来,有老人孩子,有开心事,也有烦恼事。家家如此。
许多人家的日子过到后来,互相之间,基本只谈家务事,除此之外,似乎话题缺失。有的家庭,在孩子进入学龄之后,夫妻俩基本上成了同一个“教研组”,关注的焦点都在孩子身上。等到孩子长大离家之后,夫妻俩忽然发现,除了孩子,几乎找不到共同的话题——两人只好白板对煞。
有一个方法也许可以避免这种尴尬,那就是不管什么情况下,大家都要保持读书的兴趣。书本的内容可以充实我们平庸的日子,书本引起的无穷话题足可以滋润我们日常总嫌枯燥的生活。
我的专业是写作。因为写作,必须接触许多书本资料。我是喜欢讲话的人,一看到精彩的地方,必然要在饭桌上讲起来的。所以,我家的话题许多时候是由我挑起的。我写《柳叶悲风·柳如是》的时候,家里时常谈论的是明朝的事情。
我和先生有一个共同的事业,那就是研究《新民报》(《新民晚报》前身)的历史。我们曾经共同撰写了《民间的回声——新民报创办人陈铭德邓季惺传》。这一研究没有因为此书的出版终止,反而激发我们对于民国以来报人的思想历程的进一步探索,有关这方面的书籍资料越搜越多,这样,家里的谈资往往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越说越多。
儿子大学读的是美术史专业,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个陌生的领域。所以,我们也开始接触这方面的内容,阅读之后,可以跟孩子对话。有的时候,还可以加上我们的见解和阅历,给他一些不无用处的建议。
一个人读书的时间自然有限。有的时候,互相交谈各自的读书内容,可以省却另一个人的阅读时间。例如最近流行的一本著名的传记作品,先生看了,简述全本内容给我听,我也就算凭耳朵“浏览”过了。
作为日常生活的读书,除了各自兴趣和专业之外,还可以找一些大家能够一起研读的经典著作,细水长流,夹在柴米油盐当中,日子就会变得丰腴起来。
大概是在前年冬天,我们买了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又得到赵昌平先生惠赠的《唐诗三百首全解》。略微翻翻,觉得两书实在很精彩,就决定每天一家人把这两本书一起读上几段。为此,专门买了一块小黑板,每天抄上两首唐诗和几段论语,晚饭后就开始读书了。一年多下来,这两本书都被翻得散了架啦,而由这两本书陪伴的日子,成了我们全家最有交流的日子。
主讲人一般是由先生担任。如果在外地读书的儿子回家,那么,我们就一定请他拿着那两本教材,为我们俩讲解——您可以看出我们的用意:是想让他能够亲近经典。
赵昌平先生讲解唐诗,视野很开阔,往往一首诗的解析,就牵涉唐诗风格的上溯和下传。他的注释和今译也很精彩。开头总是自己先读一遍,然后我就问:“赵老师哪能讲咯(沪语:怎么说的)?”讲解者再按照书本,细细解读。许多过去望文生义的地方,得到了纠正;许多过去不理解的奥义得到了阐发;许多不熟悉的诗人和诗作进入了我们的眼界;当然,也发现有些很著名的诗人,亦有平庸之作。读着,讲着,往往让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古人简直太伟大了,怎么能写得那么好……!!!寒暑假,都是儿子担任老师。结果他自己也说:自己从未这么深入地了解过唐诗,这一次,可有了不小的收获。
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非谓能自创新义,掩盖前儒。实亦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而已。”
我等对于前贤经典,基本是白丁。钱穆先生要言不烦的讲解,让我们受益匪浅。读着讲着,总觉得孔子时而庙堂,时而家常,时而胸襟宽阔,时而也发点小脾气,嘉言慧语如珠玉出囊,令人目不暇接。因为钱穆先生不主张将《论语》解释得过于平白浅显,“譬如嚼饭哺人,滋味既失,营养亦减”,而是希望能够让读者“或多费玩素之功,然亦可以凝其神智,而浚其深慧”,所以,他的讲解留有许多让人思考和质疑的空间,这样读着讲着,总会产生一些疑问和争论,有时是二人相争,有时是三人质疑。总之,读此书的过程,既有收获,更有疑惑。我想,读书至此,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境界吧,因为它会使人进一步深思——这难道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么?
现在,这两本经典已经通读完毕。我们又读了一点宋诗,宋词,也读了一点古典戏曲杂言。由于《论语》中多处谈到《诗经》,我们又开始从中国诗歌的源头开始跋涉了……
日子如长长的流水。有书香的日子,好比流水上有簪花浮现,到底是有些不一样的。
[作家简介]蒋丽萍,江苏江都人。1971年赴崇明东风农场插队,曾当过农民、中学教师、记者,现为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专业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女生·妇人》、《水月》、《柳如是·柳叶悲风》;报告文学集《城市:女人的故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散文集《非蜜月旅行》、《无诗的伊甸园》、《尘缘的感念》;人物传记《民间的回声——新民报创办人陈铭德、邓季惺传》;电视剧本《世纪人生》、《长恨歌》、《寒夜》等(均为合著)。作品曾获首届《萌芽》创作荣誉奖,两次获“朝花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