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万家灯火
3  4  
PDF 版
· “男房女车”婚俗带来无忧么
· ◆一周网友妙语
· 六龄童驾车
· 节后离婚小高峰
· 多数人不知道
艾滋病已经不怎么死人了
· 按斤两付钱倒垃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男房女车”婚俗带来无忧么
温州人对下一代太受呵护有点担心
本报记者 沈宇翔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这个生育高峰阶段出生的一代人,相继进入适婚年龄。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婚嫁“含金量”也逐年提高。记者在温州了解到,当地年轻人结婚,普遍已经进入了“男买房、女买车”的时代,“男房女车”已经成了“独一代”组建家庭的起步档。

  问题随之而来:对许多不是小老板的温州工薪家庭而言,年轻人大多事业刚刚起步,“男房女车”的经济压力大多转嫁给了父母。从物质贫乏年代过来的父母倾其所有让子女的婚姻有一个物质丰裕的起步,而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在普遍“男房女车”的社会风气的浸染下,也渐渐习以为常。一篇发于温州某著名网络论坛的帖子引出了个中矛盾——

  为结婚要掏空父母老本?

  “奔三的人,要结婚了。最近和父母沟通了一下,发现结婚竟然要花这么多钱!”温州网友“最近有点烦”近来在网上发了一通牢骚。

  “有点烦”算了一笔温州当地的结婚开支账——

  “订婚,一般要花费10万元(按温州风俗,订婚都是请亲戚朋友白吃白喝的,另外男方的聘礼一般也要8万元起步)。购买婚房90平米以上(90平方米在温州已经很没面子了,身边同学朋友大都是120平方米),以均价8000元计,总价72万元。中等水平装修,计10万元。买家电及家具,男方承担的部分计3万元。轿车由女方作为家装支付,以最普通代步车为标准,包括牌照等费用计10万元。蜜月旅游,平均每人费用以8000元为标准,计8000×2=1.6(万元)。办喜酒,收支相抵。费用总计超过100万元。”

  “在温州,男的出房子,女的出车子,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令“有点烦”懊恼的是,自己的年收入只有6万元,工作这么多年攒下来的积蓄,根本不够结婚开销,“为了不要太丢面子,父母说他们来帮我垫上这笔钱。”

  “但是,父母也是一般的工薪阶层,手里攒的几十万也是省吃俭用下来的,让他们一次掏空为我们办婚礼、付首付,我不忍心。可是,父母说,没事,现在年轻人谁结婚没有房子车子的,不能苦了你们!无私伟大的父母,我真恨自己为什么没本事多赚点钱,让父母负担少一点。”

  “结个婚,把父母掏空,值得么?我很想对女朋友说,不要一步到位行吗?我们的条件比别人差,就不要和别人比了,不要指望父母买房买车,靠自己打拼,总有一天也能住上自己的房子开上自己的车子。” 网友“有点烦”为这件事一连几天睡不着觉,就跑到网上发帖希望寻求帮助。

  “男房女车”成风气

  背后是父母在撑腰

  帖子很快引起了网络上不少年轻人的共鸣。

  “温州当地真的就是‘男房女车’的风俗,”网友“boy82”说自己是在温州平阳打工的外地人,认识了一个平阳当地的女孩子,“我们一起也好了2年了,以前女方的家人对我还是可以的,可现在相互提出要结婚时,女方家人提出说房子一定要有,我一个打工的哪有那么多钱买房子?自己家里也才一个老妈还是农村的,可女方家人一听我没钱就不高兴了,叫女孩和我分手……”

  “感觉楼主上面的结婚开支计算已经算挺实在的,在温州市区结婚没有150万元想都不用想。我一个同学住在温州市区水心,老婆是公务员,去年结婚买房买车,花了170多万元,全都是双方父母掏钱,真是坐享其成啊。”网友“多多夫”感言这种风俗亟待纠正。

  然而,不同的声音也在跟帖中频繁出现。

  “楼主别矫情了!父母有能力并且愿意为你掏钱,你还装什么清高!现在谁不是靠父母买房买车?像我这样没得靠才叫一个惨呢!” 有网友这样讽刺楼主。

  “楼主好像过虑了吧,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把钱给你给谁啊,刚刚组建的两口之家,“筑巢”成本超过了100万,这是理所当然的啊!”另一位网名“醉爱”的网友则颇有点炫耀性的介绍起了自己的结婚开销,“我和老公刚刚上个月结婚,婚房是由老公家人老早就买好的,老人家真是好有眼光,5年前花了80万买下的,一分钱都不用我们出,现在翻了好几倍了,要是等到我们现在结婚才买,哪里还买得起!不过,我爸妈也没少出力,先是拿出10万元的装修费用,在结婚前又买了一辆30万元的家庭轿车作为陪嫁。”

  而在现实中,记者和一位在温州某媒体工作的何女士聊起这个话题,对方也已见怪不怪,“如果双方家庭条件过得去,夫妻两人又有稳定的收入,那么结婚的时候就有房有车并不是件困难的事。”何女士告诉记者,她所在单位最近五六年结婚的年轻人中,绝大多数是以“男房女车”的方式组建家庭的,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男方父母出房,女方父母出车”,这俨然成了温州新婚一族组建家庭的主流形式。

  掏空养老本金

  老人晚年福利有隐忧

  “男方父母出房,女方父母出车”,在很多小青年看来这是父母心甘情愿的,然而,现实当中,正如网友“有点烦”所担心的,的确不少父母是打肿脸充胖子,在这种风气下不得已而为之。

  温州某高校老教师章老师对着记者叹息不已,“现在的年轻人对结婚的物质条件要求这么高,自己又没有经济实力,只有我们父母为他们做后盾了。我知道,这是在透支自己的晚年福利啊,但是又有什么办法?”

  在儿子谈婚论嫁之前,章老师一直认为自己的近百万身家还算殷实。他设想着退休之后和老伴拿着这些钱游览大好河山。不想儿子一结婚买房,将他的储蓄花到只剩5位数。游山玩水的想法没了,章老师只等着退休之后帮儿子照看孩子了。章老师说,他的家庭经济水平在温州也还算过得去,连他都感觉为孩子筹办婚事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对于那些家境水平线以下的人来说,孩子的婚事对于老人将意味着什么呢?

  “以后你们最好生个女孩,懂事贴心,你们的生活压力也小点,不用给孩子买房子。”为儿子花尽老本的章老师经常遇人这么说。但是,在他的朋友黄阿姨这里,“养女儿省钱”的说法也遭到了驳斥。

  54岁的黄阿姨刚刚筹办完女儿的婚事。“女儿订婚、结婚的开销不算,光嫁妆就花了我20万,温州的风俗是买轿车作陪嫁,我们女儿又说差的太丢面子,怎么着20万的帕萨特总要的。”为了这辆帕萨特,黄阿姨去年年底把投资的股票也“斩仓”处理,赔了不少钱。

  “我只不过把股票卖了,比我困难的有的是。”知足的黄阿姨说,她的一位老同事,因为丈夫身体不好,家里经济状况不好。但是儿子快30岁了,着急结婚,老两口无奈将自己的房子卖了,再添上钱给孩子贷款买了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自己和爱人只能租房,因为“没有房子,实在是很难找上媳妇”。

  刚结婚就有房有车

  “独一代”容易失去奋斗动力

  “男房女车”这种家庭组建模式,看似公平,实则隐忧不少。

  采访中,记者发现,因为婚姻的物质化,“独一代”的婚姻来自双方家庭的金钱纠葛也越来越多。一些待嫁女还没过门,就“威逼”自己的准丈夫在婚前购置的婚房上,冠上自己的名字,因为“自己家里陪嫁花十几二十万买部车,十年之后就成废铜烂铁了,而他的房子可是升值的,这个哑巴亏可不能吃,”一位成功将婚房冠上自己名字的新娘这样告诉记者。

  “如果是夫妻双方凭借自己的能力共同购置的财产,就不存在这种冠名的问题。而夫妻双方在共同奋斗的过程中所培养起来的感情,也会比较稳固深刻。”一位温州当地的资深红娘陈女士就对“独一代”婚姻表示忧虑。

  而另一位有着10年婚礼的李先生则说出了他对“独一代”物质婚姻的另一种忧虑。

  “我10年前结婚,父母主要是帮我们办一场体面的婚礼,家里几大件备齐就够了,并没有男房女车一说。”今年39岁的李先生说,上世纪90年温州人结婚还没这么高门槛,而李先生现在住的房子,开的车子,都是结婚以后通过夫妻俩的共同打拼奋斗而来的。

  短短10年间,温州人结婚的“成本”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对结婚的要求越来越高。

  “我担心的是,现在的年轻人,一结婚马上不劳而获,父母为他们准备了房子车子,人这一辈子该有的物质条件都有了,他们还会有什么更为高尚的奋斗目标吗?我看周围不少年轻人结了婚,有了孩子,把孩子往父母那里一扔,整天在外面打双扣、泡酒吧,显然是物质条件太优越的结果,”身为典型的具有创业精神的温州人,李先生表示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压力,温州的年轻一代很容易失去奋斗和创造财富的动力。

  作为温州市民,李先生的担心不无道理。接触过温州人的人们大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温州是个典型的“护犊”城市。“男房女车”实际上就是典型的“护犊”做法。然而,就有言论说,温州人一代不如一代,温州行将没落。从这个观点来看,过分的“护犊”似乎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万家灯火 00014 “男房女车”婚俗带来无忧么 2009-3-19 48256F32002924A64825757B004641AA[A1-沈宇翔≈B1-臧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