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国际要闻
3  4  
PDF 版
· 巴基斯坦政府同意大法官复职
· 马达加斯加军队占领总统府
· 日韩要求朝鲜中止卫星发射
· 泰总理要IMF
放贷不要强加条件
· 匈牙利庆祝民族节
· 欧佩克决定
暂不减产
· 俄罗斯总统要根除腐败
· 美国经济衰退今年可能结束
· 切实加强安全防范
尽快撤至安全地区
· 巴勒斯坦各派就大选达成一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拔除政坛“火药桶”上的“雷管”
巴基斯坦政府同意大法官复职
主要反对派领袖谢里夫宣布中止抗议活动
  16日,巴基斯坦政府同意恢复2007年遭解职的首席大法官伊夫蒂哈尔·乔杜里的职务。同一天,主要反对派领袖、前总理纳瓦兹·谢里夫宣布中止支持乔杜里复职的抗议活动。

  巴基斯坦政坛紧张局势虽暂告平息,但一些分析师认为,影响这个国家政治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

  —— 法官复职 ——

  巴基斯坦总理优素福·拉扎·吉拉尼16日上午对全国发表电视讲话说:“我宣布,巴基斯坦总统和我本人承诺,包括伊夫蒂哈尔·乔杜里在内全部遭解职法官都将复职。”

  吉拉尼说,乔杜里将于3月21日正式复职,届时,现任首席大法官将卸任、退休。他同时要求警方释放一周来因参与抗议活动遭逮捕的律师和政界人士。

  法新社报道,吉拉尼15日连夜和总统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以及陆军参谋长阿什法克·基亚尼会谈。3人取得一致意见后,由吉拉尼宣布法官复职决定。

  自2007年遭前总统佩尔韦兹·穆沙拉夫解职以来,乔杜里被动成为巴基斯坦各派势力政坛角力的“话题”。民众广泛视乔杜里为“民主象征”,解职他的前总统穆沙拉夫2008年迫于压力辞职,承诺给他复职的现任总统扎尔达里因未及时兑现诺言而声望下降,力促他复职的在野“大佬”谢里夫支持率却暴涨。

  —— 抗议中止 ——

  同一天,得知政府宣布法官复职决定后,主要反对派领导人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领袖谢里夫在旁遮普省古杰兰瓦拉市对支持者发表讲话,宣布中止他领导的抗议活动。

  “我们现在叫停‘长征’。”谢里夫说,“这是历史性一天,改变国家命运的伟大一天。”

  谢里夫15日不理会当局一度对他做出的软禁决定,率领支持者乘坐大约200辆汽车,从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向340多公里外的首都伊斯兰堡“长征”。他们原定16日在伊斯兰堡以静坐等方式,抗议政府拖延给乔杜里复职。

  —— 美方欢迎 ——

  美国方面16日对巴基斯坦政府决定恢复乔杜里职务表示欢迎。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14日分别给扎尔达里和谢里夫打电话。虽不知晓电话具体内容,但西方媒体普遍猜测,巴基斯坦政府在美方压力下对反对势力做出让步。

  多数西方媒体和一些分析师认为,自2001年发动阿富汗反恐战争起,美国视巴基斯坦为南亚地区重要盟友。贝拉克·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多次释放信息表明将加强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联手反恐的力度。美方担心,巴基斯坦政局动荡将影响巴阿地区反恐战略。

  —— 隐忧犹存 ——

  一些媒体和分析师认为,尽管暂时拔除“雷管”,但影响巴基斯坦政局稳定的因素并未彻底消除。

  路透社分析,总统扎尔达里在乔杜里复职问题上让步,致使谢里夫声望和势力加强,进一步威胁执政党人民党的地位。

  上世纪90年代,谢里夫领导的穆盟(谢里夫派)和扎尔达里亡妻、前总理贝娜齐尔·布托领导的人民党交替执政,斗争激烈,夙怨纠结。

  人民党以南部讲信德语、多数居民为信德族的信德省为政治基地;穆盟(谢里夫派)以东部讲旁遮普语、多数居民为旁遮普族的旁遮普省为政治大营。两党政治斗争背后,纠结着经济、民族和文化的复杂矛盾。

  一些分析师认定,只要两党政治角力不止,复杂矛盾无从化解,巴基斯坦政局就难以实现持久稳定。        张宁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图为2009年3月13日,乔杜里(中)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他的住所附近参加祈祷后离开。

  新华社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际要闻 00009 巴基斯坦政府同意大法官复职 2009-3-17 48256F32002924A64825757B004A7120[A0-新华社记者≈B1-顾周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