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发扬“温州精神” 推进转型升级
· 发扬“红船精神” 建好“三市一地”
· 我省支教老师启程赴青川
· 海宁优秀线路工
开设工作室
· 温州成立首个企业慈善分会
· 投入亿元研究怎么种大棚菜
· 进一步巩固“平安浙江”建设丰硕成果
· 强化组织协调 共防职务犯罪
· 农行省分行为小额贷款公司解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海宁优秀线路工
开设工作室

首批学员全是大学毕业生
  本报讯(海宁市报道组 沈达 李迪刚 海宁日报记者 袁亮华)“穿钢丝绳套关键是要扣紧,越紧越结实。”3月15日下午,在海宁市硖石供电所,“陈新益工作室”主任、海宁金能工程公司线路队队长陈新益正带领9名新员工进行场地培训,他一边讲解一边现场示范。

  今年初,海宁市供电局成立了以全国供电系统“优秀技能选手”陈新益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开创了全省供电系统员工培训新模式。

  据海宁市供电局局长周之鸣介绍,供电系统一线技术工人每年缺口较多,按照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形式,一个新手从入门到出山一般要二三年时间,而且学到的技能仍不够全面。

  为优秀技工开设工作室 ,能克服传统培训模式的弊端。根据实际需要,这个工作室专门制订了较为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实行严格的目标考核制。3个月模拟训练,6个月实战演练,随后进行考核,为输送最优秀的线路工提供保障。

  全新的培训模式,受到新员工的欢迎。首批“陈新益工作室”的9名学员,全都是去年的大学毕业生,短短2 个多月时间培训,大家普遍感到收获不小。毕业于南京工程学院线路专业的沈铭说:“我们不但学到了大学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也真正懂得了‘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大学生当线路工同样有出息。”

  据介绍,陈新益1980年参加工作当线路工,至今已在第一线干了29年,是“全国优秀技能选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海宁优秀线路工
开设工作室
2009-3-17 48256F32002924A64825757B0045E12E[A5-沈达等≈B1-郑建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