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发扬“温州精神” 推进转型升级
· 发扬“红船精神” 建好“三市一地”
· 我省支教老师启程赴青川
· 海宁优秀线路工
开设工作室
· 温州成立首个企业慈善分会
· 投入亿元研究怎么种大棚菜
· 进一步巩固“平安浙江”建设丰硕成果
· 强化组织协调 共防职务犯罪
· 农行省分行为小额贷款公司解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投入亿元研究怎么种大棚菜
浙大牵头启动两个国家级课题,化解设施农业所遇难题
  本报杭州3月16日讯 (记者 张冬素 通讯员 单泠) 农民种西瓜种一年就得换一块地,否则西瓜会得枯萎病,这对在大棚里种西瓜的农民来说,成本增加不少。有没有一种技术,能让农民可以每年都在同一个大棚里种西瓜?今天,经费预算近1亿元的两个国家级课题在浙江大学启动,要研究的就是怎样解决农民连续在一个大棚种西瓜等设施农业所遇到的难题。等到这两个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不仅农民的收入会增加,老百姓也可以吃得更安全更丰富。

  这两项国家级课题分别从基础和应用两个方向研究设施农业技术,其中“设施作物的环境适应机制与产品安全”项目,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前两年的经费预算为1473万元;“绿色环控设施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经费预算达7861万元。这两个项目由设施农业科研实力较强的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承担,浙江大学是牵头单位。

  我们现在吃的蔬菜很多是大棚里种出来的,目前我国设施农业的面积已经达到300万公顷,有6000万农民从事设施农业。但大棚里低温、弱光和高湿的环境很容易造成病虫害流行,蔬菜中农药和化肥引起的“餐桌污染”日趋加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喻景权教授介绍,我国目前主要设施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只有发达国家的1/3至1/4,但肥料和农药的投入则是发达国家的3至5倍以上,每年因过量施用农药和化肥要浪费200亿至300亿元,还带来生态环境污染。

  据了解,“绿色环控设施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共有7个子课题,分别由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承担,浙大承担其中的两个子课题。负责解决大棚西瓜连续种植难题的浙大教授张明方介绍说,葫芦对枯萎病有抗性,连续种不会得病,我们就把西瓜苗嫁接在葫芦上。现在,长在葫芦上的西瓜秧在湖州、台州、宁波等地的大棚里长势良好。大棚茭白、大棚莲藕也是这个课题组要研究的内容。张明方介绍说,他们要研究形成一套高效生态的生产模式,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写”出一份“生产说明书”,以后农民只要照着说明书就能在大棚里种出高品质的瓜果蔬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投入亿元研究怎么种大棚菜 2009-3-17 48256F32002924A64825757B003761C2[A1-张冬素≈B1-陈志农] 2